首页> 中文学位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杨村为例
【6h】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杨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综述

1.2.1关于乡绅的研究

1.2.2关于新乡贤的研究

1.2.3关于农村社区治理的研究

1.2.4简要述评

1.3概念界定

1.3.1乡绅与新乡贤

1.3.2农村社区治理

1.4理论基础

1.5研究设计

1.5.1村庄的选择及基本状况

1.5.2研究思路

1.5.3研究方法

1.6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研究的创新之处

1.6.2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现状

2.1杨村乡贤理事会基本状况

2.2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动机

2.2.1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2.2.2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

2.2.3个人利益的追求

2.3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类型

2.4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特点

2.4.1以“村两委”领导为前提

2.4.2以村民的广泛认同为基础

2.4.3参与主体及参与形式多样化

2.5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内容

2.5.1上传民意及下达“村两委”决议

2.5.2协调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5.3兴办社区公共事业

2.5.4监督“村两委”日常工作

2.6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

2.6.1提升农村社区经济水平

2.6.2丰富农村社区教育文化资源

2.6.3改善农村社区治安卫生环境

2.6.4促进农村社区乡风文明建设

第三章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

3.1新乡贤组织与村委会界限不明晰

3.2“村两委”的牵制

3.3村民认同度和参与度不高

3.4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能力不足

3.5新乡贤组织衍生派系互相博弈

3.5.1组织内派系衍生的原因

3.5.2组织内派系博弈的结果

第四章 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4.1社区行政规范化程度过高

4.2社区整合力较差

4.2.1社区共同体精神弱化

4.2.2社区参与网络不完善

4.2.3村民信任度降低

4.3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制度缺失

4.4新乡贤组织管理松散

第五章 促进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5.1提升农村社区向心力

5.1.1重塑社区共同体精神

5.1.2优化社区参与网络

5.1.3增进村民信任感

5.1.4增加村民获得感

5.2营造良好的自治环境,实现“村两委”与新乡贤合作关系

5.2.1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2.2发挥“村两委”引领作用

5.3完善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模式

5.3.1制定新乡贤治理规章制度

5.3.2规范新乡贤组织的管理

5.3.3注重新乡贤治理绩效考核

5.4建立新乡贤治理激励机制

5.4.1畅通新乡贤回流渠道

5.4.2满足新乡贤合理需求

5.4.3培育新乡贤组织

5.5加强新乡贤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经验的推广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