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银尼龙—微直流电对豚鼠深Ⅱ°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
【6h】

银尼龙—微直流电对豚鼠深Ⅱ°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银尼龙-微直流电(SNDC)的创面治疗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1877年,Bertholon在他的一篇论文上,论述细胞体的电化学作用。随后大量有关生物生长与生物电损伤的文章出现在科学文献上,直到1971年Ebert等发表了持续性电流改变及增强细菌对抗生素敏感的论述。1974年Spadaro等指出直流电的银电极具有抗细菌的作用,自此,一些学者如Becker、Deitch、Webster等等指出微直流电的银阳极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并对临床慢性骨髓炎有良好的疗效。1988年起,朱志声教授在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创立了应用银尼龙—微直流电(silver-nylondressingswithweakdirectcurrent,SNDC)持续性治疗创面的新方法。本实验拟建立深Ⅱ°烫伤动物模型,并探讨银尼龙—微直流电对深Ⅱ°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银尼龙敷料由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朱志声教授提供。实验动物选用白色豚鼠,雌雄不分,体重285±25g。麻醉下,背部脱毛,仰卧位,四肢固定于烫伤模型架(Walker-Masontemplate),背部浸入电热恒温水槽,使背部皮肤接触水面,78℃持续9秒,制成豚鼠背部皮肤深Ⅱ°烫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只。治疗组(SNDC组):背部制成10%深Ⅱ°烫伤创面,伤后立即覆盖银尼龙敷料,通以40μA直流电,持续作用96小时。对照组(SN组)背部制成10%深Ⅱ°烫伤创面,伤后立即覆盖尼龙敷料。两组分别于伤后1、2、3、4、8、12周测体重、创面面积,观察创面愈合及毛发生长情况。于上述各时间点处死豚鼠5只取创面标本作组织学检查。 结果伤后第二周时实验组有60%动物创面愈合,对照组28%动物创面愈合,实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提前(P<0.05)。伤后1周两组体重均下降,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与伤后1周相比,伤后2周两组体重均增加,实验组体重明显增加(P<0.01)。4周时实验组体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8周和12周时两组体重无明显差异。伤后4周和8周,两组创面愈合后面积均缩小,以对照组更明显(P<0.05),伤后12周,治疗组创面愈合后面积较原创面面积扩大18.64%,伴有较丰富的毛发生长;而对照组较原始创面面积挛缩18.1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HE染色):4周时烫伤创面均已完全上皮化,实验组表皮层厚、成纤维细胞增生、真皮毛囊出现;而对照组表皮层薄、真皮毛囊缺乏、成纤维细胞增生。 结论银尼龙—微直流电(SNDC)治疗豚鼠深Ⅱ°烫伤加速创面的愈合;改善创面的愈合质量,减少创面愈合后的挛缩;并具有减轻烫伤后体重变化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