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6h】

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教师对民族健身操的认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3 教师对民族健身操课程设置的建议

4 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开设民族健身操课程认可接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5 校方管理层对开设民族健身操课程的态度

6 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场地器材等相关配套设施)的调查情况分析

7 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结论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200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承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相结合,要注意体现教材的时代性、多样性,并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提出,“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而民族健身操课程的开发及推广无疑是应对时代发展,挖掘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传统文化的特殊需要,这也正是本研究聚焦此问题的初衷。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独具地方特色,新疆高校应充分挖掘、合理利用,各高校根据体育教师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体育教育的资源、学校环境等确立自己体育的发展方向,形成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独特风格,体现出自己独到的办学特色,继而呈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活力。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归纳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就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以新疆师范大学成功开设民族健身操课为研究个案,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研究结论如下:
   1. 新疆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刀郎舞、十二木卡姆等为挖掘和开发民族健身操校本课程提供了素材,为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校本课程提供了优越的客观环境。
   2.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生对民族健身操引入高校的认同度及期待值较高,其鲜明的艺术性和强烈的节奏感深受师生喜爱,易于普及和推广。
   3. 政策优势:国家通过不断改革教育体制,放手让各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培养人才的个性体系,为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4. 民族健身操既囊括了区域文化特征,又渗入了学校文化底蕴,将其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实现“人无我有”,易于形成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文化特色。
   5. 新疆师范大学开设民族健身操课程的成功个案,为新疆高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了路径,锤炼了师资队伍,民族健身操成为该校首批精品课程,个案的成功开设进一步证明了民族健身操引入新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校本课程中是可行的,其开发的策略以及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对其它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