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探析——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6h】

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探析——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国外研究内容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文章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2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理论

2.1 排污权交易概念描述

2.2 排污权交易的经济理论

2.2.1 科斯定理

2.2.2 公共事务治理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公有地悲剧”理论

2.2.5 稀缺性理论

3 排污权交易与其他环境经济政策的比较

3.1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

3.1.1 排污收费

3.1.2 环境税

3.1.3 排污许可证制度

3.1.4 生态补偿

3.2 排污权交易与其他环境经济政策的比较

3.2.1 排污权交易与排污费的比较

3.2.2 排污权交易与环境税的比较

4 美国水质交易实践

4.1 美国水质交易制度的内容

4.2 美国的水质交易实践

4.3 美国水质交易对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启示

5 排污权交易的运作

5.1 排污权运作机理

5.2 排污权实施条件

5.3 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概述

5.4 水污染排污权交易流程图

5.5 政府在排污权交易中的监管及作用

5.6 排污权交易市场

5.7 排污权价格的趋势

5.8 定价

5.9 市场活跃度及企业参与交易的影响因素

6 长三角地区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及初效

6.1 长三角地区水污染物交易发展

6.2 长三角地区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初效

7 长三角地区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1 长三角地区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情况

7.1.1 浙江杭州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概况

7.1.2 浙江嘉兴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概况

7.1.3 江苏省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概况

7.2 杭州、嘉兴、江苏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比较

7.2.1 政策法规

7.2.2 总量分配

7.2.3 交易主体及范围

7.2.4 初始分配

7.2.5 交易模式

7.2.6 激励方式

7.2.7 指标有效期

7.2.8 排污权金融业务

7.2.9 排污权交易监管

7.2.10 处罚手段及力度

7.2.11 其他共同存在的问题

7.3 对今后深入开展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建议

8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的宏观效应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在世界排名居高不下,资源环境不堪重负,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了威胁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百姓健康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对推进环境治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既能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又能发挥企业治污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实现治污成本的最小化。
   目前国内水污染领域的排污权交易还不成熟,在试点和探索中,且交易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难点,本文从长三角地区的排污权交易实际情况入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对比分析,找出目前排污权交易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相关理论的阐述,形成对排污权交易分析及深入研究的理论基础。二,对国内现有的环境经济制度进行比较,为研究排污权交易的优点及不足打下基础。三,对美国的水质交易进行研究,为国内开展排污权交易及实证分析提供参考和建议。四,对长三角地区已开展的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进行细致的比较与分析,从中寻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政府部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