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研究
【6h】

医疗卫生人员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前言

资料来源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1、调查医院职工基本情况

2、医院重要事项的民主决策

3、岗位管理和人力资源规划

4、员工培训与能力开发

5、考核与激励

6、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职工离职倾向的影 响

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计划和组织活动,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以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为医院提供竞争优势。 我国医院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后这一制度被承继下来。随着医院日益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种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医院发展,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f2000]31号),指出逐步建立起符合卫生工作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政府依法监督,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由择业,科学分类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管理新体制,基本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才结构合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 虽然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配套改革措施不完善,人员进出、分配等深层次问题得不到解决,制约了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 我国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多为理论的探讨或从机构角度进行的调查分析,而较少从员工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员工的理解与支持是人事制度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研究医院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可以从一个角度反映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员工的意见和需求,为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描述和分析医院员工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岗位管理和人力资源规划、培训现状和培训效果、对员工的考核与激励、医院的民主决策的认知状况,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提供政策依据。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分布,选择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四川省、青海省,并按省、市、县三个层级选取了122家医院的在岗员工进行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利用员工问卷的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医院员工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本研究主要结果:医院员工对单位重要事项的知情权总体一般,了解单位重大事件的主要途径是科室领导传达和职工大会,医院决策者或管理者对员工意见或建议的重视程度较好。仍有一部分医院员工没有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员工工作岗位适合度较好,工作量饱和度较高。虽然多数职工认为人力资源规划作用重大,但医院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使员工了解的比例却不高。培训次数较少,培训内容与员工期望相差较大。工作质量是医院员工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员工对考核的满意度较好。收入是医院员工最看重的激励因素,对员工进行奖励的最主要依据是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处罚的最主要依据是工作责任事故,员工对收入和奖金分配制度的满意度较低。多因素分析发现,管理者对员工意见和建议的重视程度、工作岗位适合度、培训次数满意度、考评结果满意度、奖金分配方法满意度和收入满意度对医院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影响。西部省份医院员工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方面认知和满意度均比东部省份差。总的来说,医疗员工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虽然总体上表现较好,但与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政策建议: 1)医院应进一步进行科学的岗位分析,提供完善的岗位说明书,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打下基础; 2)进一步重视在职培训的提供,增加培训的次数;制定培训计划前,应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结合员工需求与医院需求,通过有效的培训方式、合适的培训内容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3)在科学的岗位分析和有效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医院的薪酬制度,将服务对象的意见和态度纳入医院的分配要素; 4)重视医院的民主决策,促进医院组织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进一步关注西部地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为西部地区医院提供培训支持,介绍和引入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提供配套措施推动西部地区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缩小东、西部差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