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释大乘有宗的种子说理论
【6h】

浅释大乘有宗的种子说理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种子说对理解大乘有宗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2、唯识学种子说的认知理论有利于提高人的对生命认知的境界

3、唯识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种子与现行的关系展开的

四、大乘有宗的种子说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章种子说的重要概念及种子的分类

一、种子说和阿赖耶识的关系

1、阿赖耶识与种子

2、种子在阿赖耶识中的转依

二、种子成立的六个条件

三、唯识学种子说熏习理论

1、熏习理论的演化

2、大乘有宗的种子说的熏习理论

四、种子的分类

1、按照种子所变现出来的事物分,可分为共相种子和不共相种子。

2、按照性质分可分为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

3、种子又可称为习气。

4、按照起源分类,种子可分为本有种和新熏种。

第二章种子与现行的关系

一、种现关系的演化过程

二、唯识学种子说中种子与现行的关系

1、种子是有为法

2、种子与现行构成的图景世界

第三章从种子说的角度浅释唯识学的“三性”说

一、从唯识学的种子说的角度阐释三性说

1、种子与遍计所执性

2、有漏种子、无漏种子与依他起性

3、无漏种子与圆成实性

4、三性之间的关系

5、三无性

二、三性说的现代哲学意义

1、区分有漏种子与无漏种子的现代意义

2、破除我执,即无我的哲学观的现代哲学意义

3、种子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三性说)。

4、三性说的认识论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印度佛学中的大乘有宗的种子说理论的梳理,来阐明种子说的理论框架、种子说与现行和真如之间的关系、分别自性缘起说的理论根据以及现当代学者对种子说理论的争论。 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种子生种子、现行生现行是全文的线索。 本文主要是以《成唯识论》为依据,对种子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成唯识论》是唯识学的主要理论著作。种子与现行的关系是本文所要阐释的主要内容之一。从种子与现行的关系去理解种子的概念,是理解大乘有宗种子说一个很好的途径。当然,本文所使用的绝对不是考古学的纯粹的还原概念的本来面目的研究方法。是站在一定的哲学立场上去考察唯识学,从而赋予这个古老的学说一个现代的意义。唯识学从佛学的角度提供了一个世界观,要从现代哲学思想的角度去看待这种世界观。当然,不能苛求古人,唯识学毕竟是几千年以前的思想,不能用对现代人的尺度去衡量这些先哲。要用宽容的眼光去发现其思想当中的闪光点。唯识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对僵化事物的破除,本文就从种子说的角度讲述了唯识学的三性说理论。 本文分为三章,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大乘有宗的种子说理论的主要内容、种子概念与大乘佛学其他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从种子说的角度阐释三性说。 第一章简述种子说理论的主体框架。 第二章浅析种子理论与大乘有宗其它佛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大乘有宗种子与现行之间的关系的发展脉络;对大乘有宗种子与现行关系的梳理。 第三章主要是通过对以种子说为基础的三性说的理解和解释阐释其现代哲学意义。首先从唯识学的角度阐释了三性说理论。唯识学的三性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关于遍计所执自性,执我、法为实有,认为一切名言概念都是真实存在的。关于依他起性,指出整个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关于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依他起性破除我法二执,去除虚妄谬误,获得对一切现象最真实最完备的认识。最后进行了总结,并简释了三无性的含义:然后从四个方面讲了三性说的现代哲学意义:第一个方面阐释破除法执的现代哲学意义。其中内容有:破除对僵化哲学理论的执著,这是哲学不断发展的动力;破除对常识的执著,防止将哲学变成冠以哲学的名词;第二个方面阐释破除对自我存在的执著,建立无我的哲学观,这可以作为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第三个方面阐释独特的真理观,主要是说明如何真理自现;第四个方面通过对唯识学的阐释,解释世界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