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问题研究
【6h】

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动机

二、文献回顾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相关概念辨析

第一节资产与资产减值

一、资产

二、资产减值

第二节会计计量的概念及其历史回顾

一、会计计量的概念

二、会计计量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资产减值与会计计量的关联界定

一、资产减值会计及其计量的发展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本质

第二章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分析

第一节资产减值会计基本计量属性分析

一、基本计量属性的分析框架

二、各种基本计量属性的比较

三、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资产减值会计综合计量属性分析

一、公允价值

二、可收回金额

第三节资产减值会计综合计量属性选择的国际比较

一、各国和IASC/IASB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采用的计量属性

二、资产现时价值计量的两种观点

第三章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研究的核心问题——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第一节可收回金额确定的“公允价值-现值”框架

第二节公允价值计量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进展

三、公允价值计量:FAS157的计量框架

四、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FAS157计量框架的启示

第三节现值计量

一、现值计量的研究情况

二、现值计量的理论框架

三、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中的现值计量问题

第四章对完善我国“可收回金额”计量属性应用环境的建议

第一节完善可收回金额计量属性应用的内部支撑环境

一、充分推广可收回金额相关理论并在会计实践中加以完善

二、建立健全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内部控制制度

三、加强企业的财务预测和预算编制

四、加强企业各部门在资产减值计量中的合作

第二节完善可收回金额计量属性应用的外部支撑环境

一、进一步培育和完善信息市场与价格市场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设置合理的经营业绩评价标准

三、积极贯彻落实新资产评估准则,提高评估质量

四、加强对资产减值的审计监督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会计计量一直是财务会计领域的核心问题,在资产减值会计中,对有关资产确认减值损失之后,就要面对如何对减值资产进行后续计量的问题,此时,如何在各种计量属性中进行选择,成为至关重要却又相当困难的问题。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采用了可收回金额的概念,重新引入公允价值,并对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做出了具体规定,它为规范企业的资产减值计量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了制度基础。 然而,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实务界而言是重大变革,资产减值的计量涉及一系列难题,如公允价值的计量目前在我国还缺乏活跃市场环境,这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对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和利用国际上相关研究成果,指导和评价公允价值和现值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中的运用,对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以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为研究对象,从课题研究背景入手,首先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基本概念及其相瓦联系进行界定和辨析,然后在对各种资产减值会计计量属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资产减值计量属性选择的一般原则,并就资产减值计量属性的难点--综合计量属性选择问题,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可收回金额”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计量属性。然后,对资产减值会计计量中的核心问题,即可收回金额的确定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论述了用以确定可收回金额的“公允价值-现值”计量框架,指出我国资产减值计量准则在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方面应完善之处,提出我国应进一步细化对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资产公允价值估价的指导性文件,在市场条件成熟时借鉴FAS157的做法,将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作为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突出公允价值的主导地位,并进一步划分公允价值等级,另外,在现值计量方法的选择问题上,提出应将计量方法明确统一为期望现值法,并对折现率的具体选择做出统一规定。最后,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结合前文的理论探讨,提出了完善配套措施、积极创造可收回金额计量属性应用支撑环境的若干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