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引进责任感因素的投资者行为差异研究——公共产品游戏实验分析
【6h】

引进责任感因素的投资者行为差异研究——公共产品游戏实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内容

1.4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公共产品游戏实验理论基础及其研究

2.1理性人假说缺陷及认知偏差理论

2.2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理论与模型

2.3国外关于责任理论的研究实验框架及成果

第三章公共产品游戏实验设计及实施

3.1公共产品游戏实验设计

3.2公共产品游戏实验实施过程

第四章公共产品游戏实验数据分析

4.1(HL)博彩选择的结果

4.2公共产品游戏的数据分析

4.3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第五章实验的结论及理论意义

5.1公共产品游戏实验数据总结

5.2公共产品游戏实验结论分析与理论意义

5.3公共产品游戏实验的改进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有效市场假说(EMH)为代表的经典金融理论在研究投资者投资行为时,假设市场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并且市场总是有效的。20世纪70年代,有效市场假说在学术界的支配地位达到了顶点。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对金融市场上各种异象的发现,这些以理性分析为假设前提的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质疑。20世纪80年代以及之后的许多金融文献开始从不同于有效市场理论的角度,即转而从投资者行为和心理出发来研究金融市场,于是融合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的新的金融学理论——行为金融学诞生了。90年代后,相关理论研究相继产生,并逐步趋于成熟。该理论认为只有在承认市场参与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情况下才能解释某些市场异常现象。与传统金融学理论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行为金融理论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了更为现实的指导。 本文首先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分析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偏差。指出能够影响个体投资行为的另一项未被广泛应用到正规社会实验中的因素——责任感,并将责任感因素加入到传统的投资合作社会实验,即公共产品游戏(Public Goods Game)当中。实验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部分采用了已成型的Holt—Laury博彩选择游戏,每个实验者按照要求完成十个博彩选择题,此部分实验目的在于评测实验者个体的风险态度。第二部分是扩展后的公共产品游戏实验,在实验中我们把实验者分为参照组(Control Group)和责任组(Responsibility Group),参照组中的实验者所做的实验是标准公共产品游戏,他们只为自己的收益负责任;而责任组中的实验者,实验者不仅要为自己的收益负责任,而且要代替另外三名匿名搭档作出投资抉择,并为其他三人的收益负责任。此部分为实验的核心,目的在于比较分析引进责任感因素之后,为他人收益负责的投资者的合作水平与单纯个体表现出的结果差异。第三部分为调查问卷,分析了其他因素(性别、家庭背景、经济收入)对于投资者作出投资抉择的影响。最后,运用扩展后的公共产品游戏在中国的实验结果,得出与国外公共产品游戏实验实施数据统计相异的结论,并分析在责任感因素被引入之后,中国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受到了怎样的心理影响而导致行为差异,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和理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