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日帝时期韩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
【6h】

日帝时期韩国小说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韩文摘要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近代以来,中国和韩国都遭受到了日本的侵略,韩国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中国则成为了半殖民地,中韩两国可谓处于相似的命运之下。日帝侵略时期,中韩两国的关系因为日本的介入显得非常复杂,这一时期,很多朝鲜人因为生计而移民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朝鲜移民大部分靠租种中国地主的土地为生,受到中国地主的剥削和掠夺,因此在东北地区,中国地主和朝鲜佃户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冲突。1932年日本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同时日本开始进行殖民扩张,一部分朝鲜人被日本强制移民到了东北地区,而中国人却把那些朝鲜人看作是日本殖民侵略的前锋,对朝鲜人产生了敌对和排斥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和朝鲜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以东北为背景的韩国小说中,描写中国人和朝鲜人之间矛盾的内容占了很大比重。另一方面,中国的上海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地区聚集了很多外国人,其中也不乏朝鲜人。然而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上海没有成为日帝侵略的前沿阵地。很多朝鲜人,特别是韩国的抗日之士将上海作为他们活动的根据地,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韩国人在上海的抗日运动更加活跃起来。当时以上海为背景创作的韩国小说也受其影响,更多的描写的是上海地区中国贫民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抗日独立运动。在这一特殊时期,韩国作家创作的小说中出现了很多中国人的形象,本文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选取19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生活经历对其中的中国人形象进行了分析。一提到韩国小说中出现的东北地区的中国人,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凶狠的中国地主。东北地区的朝鲜移民深受中国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韩国人的小说中,他们总是被描写成被动的受害者形象,压迫使他们无法忍受的时候,他们自然会选择反抗。而杀人,放火等方式则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反抗手段。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东北地区的中国人和韩国人之间的矛盾出现了由个人矛盾向群体矛盾演化的趋势。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以“万宝山事件”为创作题材的《农军》和《水稻》。此外,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马贼也出现在韩国作家的作品中,大部分韩国作家都将马贼描写成抢掠的负面形象,然而其实东北地区的马贼其本质是多重的,既有恶贼,又有义贼,还有一部分马贼实际上是中国的反满抗日之士。还有一部分韩国作家,比如安寿吉等,他们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在作品中刻画了一些正面的中国人形象,像《水稻》中的韩启运,方致远,《三峰一家》中的王老爷,胡老爷等等,他们给朝鲜移民土地耕种,帮助朝鲜移民在东北开拓他们的家园。然而朱耀燮的《人力车夫》,《杀人》,韩龙云的《黑风》等作品则摒弃了中国人对朝鲜人的一般模式,以中国人的生活为题材,朱耀燮描写了上海下层人贫穷的生活情况,借此表达对殖民地韩国下层人贫穷的同情和控诉,韩龙云则通过对风云儿王韩的经历的描写试图唤起朝鲜人民的抗日,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这一时期,每位韩国作家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都是不同的,这与每位作家的中国经历和他们的现实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依据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在“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的相互关系中对韩国小说中出现的中国人形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阐明了作为“他者”的中国人形象在韩国小说中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