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机制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6h】

中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机制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公司治理的研究围绕着委托代理问题展开,其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委托代理双方激励相容,降低委托代代理成本。现代公司治理理论把委托代理问题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管理层和股东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委托代理问题,而忽视了债权人的重要地位。实际上,债务融资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合同不完备,债权人同样存在着代理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委托代理成本。而债权治理也同样发挥着激励约束管理者、使企业各利益相关方目标函数一致、从而使之共同努力改善企业绩效、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的作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与股权治理是可以相互替代、共同作用的。
   本文在参照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债权治理的现有理论进行归纳和分析,以理论推演的方式探索并总结了委托代理问题中的第三类委托代理成本----即债权人和企业实际控制人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并在分类分析时把其分成两种情况,分别是即企业正常经营时的委托代理成本和债务违约实际发生时面的委托代理成本。在对债券治理机制的研究中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沿着对债权人委托代理成本分类的思路,把债权治理机制分为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和契约约束机制。并进一步把市场激励约束机制细分为企业控制人收益激励、自由现金流约束机制、财务杠杆效应和信息传导机制;契约约束机制细分为破产机制和硬约束机制。通过实证计量发现,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不管是民营还是非民营、或是不同行业,普遍存在债权治理恶化与弱化现象。对市场激励约束激励机制的分解计量后得出结论:企业控制人收益激励、自由现金流约束机制、财务杠杆效应基本上能够起到改善企业绩效、保障债权人权益作用的,而信息传导机制并无效果。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债权治理现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⑴银行应加强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⑵政府大力发展债券融资市场;⑶完善债务合同和相关契约;⑷完善破产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