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县级数据的研究
【6h】

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县级数据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2009年,全国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3%,GDP占全国GDP的49.2%,县级财政收入约占全国的1/4。但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各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公共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只有依靠政府的介入才能有效的调节地区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调节地区差距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目标就是通过纠正政府间财力不均等和缩小县域经济差距来达到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国内众多学者就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中央与省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和均等化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效应研究还很少。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县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采用哪些指标衡量县级政府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如何,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哪些制度缺陷?
   本论文使用山东省1994-2006年91个县和县级市的数据,选择财政转移支付变异系数指标,侧重于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县级人均财力均等化和缩小县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得出山东省县级财政转移支付不具有均等化人均财力和缩小县域经济差距的作用的结论,并使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对其非均等化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原因分析,最后系统提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这对进一步研究基层政府的财力均等化和“省直管县”体制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重要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第二部分县域经济差距与现行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析了县域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解析了现行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格局,并指出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对抑制县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缺陷。
   第三部分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实证研究一以山东省为例,使用山东省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变异系数衡量转移支付在平衡县级政府的财力差距方面的作用,比较了不同发展水平县的经济差距,并对山东省县级财政转移支付非均等化效果进行了检验。论文认为,山东省县级财政转移支付没有起到均等化效果。
   第四部分改善县级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整合多种转移支付形式;建立有效的转移支付分配的激励监督机制;适当减少政府层级;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的分配方法;加快转移支付的法制建设;建立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体制。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用山东省县以及县级市的数据,选用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变异系数和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省内县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基层政府的财力均等化和“省直管县”体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第二,从县级政府财力均等化的视角研究县域经济差距,为进一步探索基层政府在缩小县域经济差距的作用开拓了视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