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君劢宪政思想研究
【6h】

张君劢宪政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张君劢作为现代中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既有参加政治实践的丰富阅历,又有学术思想的博大精深,可谓“两栖奇才”。本文无力对张君劢宏大的思想进行论述,仅仅探讨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宪政”一词是西方的舶来品,宪政作为一种政治发展的目标,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西方宪政思想十分庞大,包括议会政治、三权分立、政党制度和人权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广大民众对自由、民主和平等价值理念的追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内忧外患。在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之下,中国先进人士开始探索救国富民的真理,科技救国、专家救国、实业救国的论调此起彼伏。20世纪初,宪政成为一种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立宪救国的政治主张映入了中国精英分子的眼帘。“宪政—富强”的人为推理模式成为当时留学西方的爱国志士合乎情理的思考逻辑。张君劢在这种政治环境的熏陶下,对宪政救国的印象极为深刻,也就是从这一时刻开始张君劢致力于对宪政的研究,通过在中国建立宪政实现国家的民主富强。从这种意义上说,张君劢的宪政思想的形成也是一种历史催生的结果。
   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受中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调和特质。既含有西方宪政思想中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主张,又具有中国古典政治文化中对统治权力依附性的内在趋向。复杂的政治教育背景造就了张君劢极其混合的宪政理论。本文第一部分对张君劢宪政思想形成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从张君劢宪政思想形成的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出发,论述其对张君劢今后从事宪政之路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重点论述张君劢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以张君劢起草的两部宪法文本(《国是会议宪草》和1946《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进行阐述。不过,该部分开篇并未首先直奔主题,而是对张君劢宪政思想的根基——自由主义,作了细致的论述;第三部分对张君劢的宪政思想进行了整体的评价,从历史的角度评述张君劢宪政思想的优点和不足。余论部分从吾国宪政为何至今未确立、人权保障和司法反腐败三个方面阐述张君劢宪政思想给当今留下的政治遗产。
   张君劢一生始终以宪政为自身的追求,是中华民国的“宪政之父”。虽然在当时的中国未能实现宪政理想,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张君劢对中国宪政的贡献。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成,中国正走在迈向宪政王国的道路上,研究张君劢的宪政思想,对我们宪政目标的建设具有借鉴性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