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本雅明悲悼剧理论研究
【6h】

本雅明悲悼剧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1章 悲悼剧理论形成背景和写作方法

1.1 《德国悲剧的起源》的写作背景

1.2 方法论.认识论——批判序言

第2章 悲悼剧理论的建立

2.1 巴洛克悲悼剧

2.2 古典悲剧与悲悼剧

第3章 悲悼剧的表现形式——寓言

3.1 寓言和象征

3.2 语言哲学

3.3 寓言

第4章 悲悼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4.1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与艺术生产理论

4.2 卡夫卡

4.3 以震惊为基础的抒情诗

4.4 技术与商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最早的文化理论家,二战前德国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学术界的“本雅明复兴”到八十年代中国学者的本雅明研究热潮,到近年来众多关于本雅明的学位论文,本雅明的思想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以本雅明的悲悼剧理论作为切入点,通过系统阐述悲悼剧理论的形成背景、建立、完善和发展,一窥本雅明的美学思想,寻找本雅明悲悼剧理论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述本雅明思想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本雅明悲悼剧理论形成的背景和阐释悲悼剧理论时采用的方法。本雅明身处的时代和巴洛克时代相似,为了解决当时的历史文化危机,他开始研究悲悼剧。他阐释了“起源”的意义,认为悲剧不是一个普遍的、可以分类的文学概念,悲剧是哲学上的理念。第三部分讲述他在悲剧发展历史上将巴洛克悲悼剧和古希腊式悲剧分开,开始了他的审美哲学思辨,多方面对比悲悼剧和古典悲剧的异同,悲悼剧理论的雏形开始形成。
   第四部分阐述悲悼剧的表现形式——寓言。本雅明的语言理论是他思考现代性问题的基础。语言自身就保存有历史的痕迹,他从传统的文学艺术中找到了语言的种子——寓言。寓言形式上的断裂、破碎本身就是要传达它的真理内容。本雅明首先区分了寓言和象征,象征的完美和谐是一种幻想,寓言则把历史看成废墟。本雅明把寓言确立为悲悼剧的表现形式,悲悼剧舞台上的废墟、死亡、尸体等破碎的形式通过寓言传达了现实生命的“救赎”,在人和自然疏离的状态下,悲悼剧作家的典型症状是忧郁的情绪,而忧郁就是寓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悲悼剧理论在本雅明的后期思想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寓言被应用到其他文学形式和现代技术商品,这是本文的第五部分。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场的陌生化效果,史诗形式的支离破碎传达了寓言的形式。卡夫卡的作品展现出普通人在现代社会异化生活中的忧郁,是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处境绝望的寓言。在没有抒情诗人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波德莱尔的抒情诗摆脱了经验的束缚,关注“拾垃圾者”、“游手好闲的人”,让人体验到震惊,而震惊就是寓言的本质。本雅明看待现代技术和商品采用他的艺术生产理论,富有革命精神,和悲剧的区分类似,他把艺术也分为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传统艺术的仪式价值具有“灵韵”的形式,审美价值在于膜拜价值,是美的艺术。机械复制时代到来后,传统艺术中的“灵韵”消失,展览价值取代了膜拜价值,现代艺术强调可复制性,可观赏性,大众在“消遣”中审美,审美活动具有大众特征,属于后审美的艺术。现代艺术通过寓言的形式实现它的价值。
   最后一部分结语,探讨本雅明的悲悼剧理论的现实意义。这种现实意义既体现在他的悲悼剧理论在悲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还体验在他的思维模式上。他的现代艺术的合法性、悲悼剧理论中表现出的方法论意义、对美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后人具有启发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