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冷战后蒙古“多支点”外交战略下的蒙中关系
【6h】

冷战后蒙古“多支点”外交战略下的蒙中关系

代理获取

摘要

蒙古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并于1949年10月16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60年双方签订了《蒙中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签订了《蒙中边界条约》。60年代中后期,受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两国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70年代,两国恢复大使级关系。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89年,两国关系和两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相互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两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不断巩固和发展。1990年中蒙双方发表联合公报,1994年修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并在此基础上签订了《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双方确认,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随着苏联的解体及冷战的结束,两极体系瓦解,国际体系进入多极化发展阶段,蒙古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对外政策进入调整时期,开始改变冷战时期与前苏联全面结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转而实行一种以民族利益至上、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方位外交政策。在此背景下,蒙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蒙中双方交往活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成果显著,潜力巨大。
  本文主要介绍了冷战后蒙中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蒙古“第三邻国”和“多支点”外交战略的内容及其实施,以及蒙古与全球和地区合作机制的关系等。第一部分简单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蒙中关系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战略的提出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蒙古国“多支点”外交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该战略对蒙古国与其他大国及国际组织关系的影响。第四部分研究了冷战后蒙古“多支点”外交战略下的蒙中关系。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加强蒙中关系、推动文化和教育合作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