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近代早期经世致用思想的转变
【6h】

论中国近代早期经世致用思想的转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理论基础

1.社会互动理论

2.文化社会学理论

3.现代化理论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

1.经世致用思想的涵义

2.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

(二)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历程

1.经世致用思想的兴盛时期:明末清初

2.经世致用思想的低潮期:鸦片战争前

3.经世致用思想的复兴时期:鸦片战争时期

4.经世致用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三、近代早期经世致用思想的转变历程

(一)新航路开辟后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近代早期中国社会历史背景

(三)近代早前经世致用思想的转变

1.由理论走向实践

2.由实务转向夷务

3.中学西用的思想形成

四、近代早期经世致用思想发生转变原因分析

(一)西方先进经济文化的冲击

(二)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初步尝试

(三)经世学派的推进

(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早期建构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中国近代早期经世致用思想的转变进行了探讨。经世致用思想产生于明末清初,是经世学派的一种学术思想,其核心就是关注民生国计,提倡将经学和现实的结合,利用对经典的注解,解决现有社会出现的实际问题。在鸦片战争前夕,经世致用思想再次兴起,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经世致用学派,对于国内很多问题上都有着自己的独有的见解,并且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方案,在实务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巨变,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昏庸无能,经世学派开始将视野由国内专向国外,由原有的注重实务转变为注重夷务,从理论到实践,转变了经世致用思想。在士大夫的推动下,经世致用思想在介绍西学、学习西学、用西学抵抗侵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时的社会中能够出现这种思想,并且还能够积极的适应社会现实进行转变,是同西方先进经济文化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逐步融合、经世学派的推动和中国近代化的早期建构发展过程密不可分的。经世致用思想结合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现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内所提出的政策、理念和制度等都是对中国近代化的早期建构的一种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