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伊恩·麦克尤恩《赎罪》中的伦理关系探究
【6h】

伊恩·麦克尤恩《赎罪》中的伦理关系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CONT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1.McEwan and Atonement

2.Literature Review

3.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Families from Fragmentation to Reintegration

1.1 Fragmented Families Frustrated Children

1.1.1 Estrangement of Couples

1.1.2 Deprival of Parental Love

1.1.3 Lack of Connection among Siblings

1.2 Family Union Regained

Chapter Two Love and Morality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2.1 Love Confined by Moral Codes

2.1.1 Driving Force behind Love

2.1.2 Bond of Love

2.1.2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 Love

2.2 The Survival of Love

Chapter Three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War

3.1 Cultivation of Moral Self

3.1.1 Struggle between Egoism and Altruism

3.1.2 Survival for One’s Own Sake

3.1.3 Act of Kindness among Strangers

3.2 Redemption in a Broader Sens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展开▼

摘要

《赎罪》(2001)是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探究人性的小说,充满对伦理关系的深思。若干学者已从伦理关系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过解读,但鲜有对书中体现的人际关系的全面系统分析。本文围绕“赎罪”的主题,旨在对家庭关系、爱情关系和战争中的人际关系展开剖析,同时探究他们在救赎之路上如何调和,重构已破坏的关系。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引言首先介绍了麦克尤恩和作品《赎罪》,然后梳理了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以此引发本文的论述,同时介绍了本文的框架。
  第一章对家庭关系进行剖析,展示了家庭成员如何在创伤经历后重新整合。家庭支离破碎主要表现在夫妻疏远离间、代际关系不和及子女间缺乏情感维系。多年后的家庭团聚,重新建立起被破坏的家庭纽带,凸显了个体的救赎能力。
  第二章阐述爱情关系,着眼于两对恋人,分析爱情和道德间的博弈。罗比和塞西莉亚是平等的两颗心灵的自由结合。马歇尔和萝拉则因肉欲及物质财富彼此吸引。两段爱情截然不同的结局促使读者反思爱情背后的动因和维系纽带,而这两点可以诠释他们各自的补救行为。
  第三章探究战时复杂的社会关系,以罗比的战争经历和布里奥妮战地医院的护理经历为主线。伦理关系的发展塑造着伦理身份,促使人们反思过去,设法修复破碎的关系。罗比被捕使主要人物身份彻底改变,他们踏上了各自的救赎之路。罗比在利己与利他间的挣扎,布里奥妮对陌生人的善举和他们努力缔造更加道德的自我的过程相吻合,这也是战争社会个体心路历程的缩影。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结语总结出破碎的家庭最终得以重构,爱情得以延续,以布里奥妮为代表的人物塑造了更加道德的自我。随着故事的推进,麦氏对实现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群体道德救赎的希冀逐渐凸显。元小说式的结尾暗示我们,涉及道德判断时,最好采取全面的观点。家庭成员、恋人及陌生人间的相互关系彰显了人物的救赎潜力,促使我们从更广义的层面理解《赎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