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预测食管癌放疗患者预后的研究
【6h】

全身炎症反应相关指标预测食管癌放疗患者预后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全身炎症反应指标

3.随访及预后指标

4.数据分析

结果

1.入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高NLR组与低NLR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3.低PLR组与高PLR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4.低LMR组与高LMR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

5.全身炎症反应指标与PFS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食管癌患者术前全身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如粒淋比(NLR)、血淋比(PLR)、淋单比(LMR),能够预测术后食管癌患者预后。然而,NLR、PLR、LMR与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关系则未见报道。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相关指标在食管癌放疗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4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收集其基线临床特征、放疗前1周内血液分析报告以及CT报告。粒淋比(NLR)的计算方式为食管癌患者的周围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之比。以此类推,血淋比(PLR)是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之比,淋单比(LMR)的计算公式是食管癌放疗患者放疗前的周围血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的绝对值之比。以NLR=2为界,PLR=150为界,LMR=3.57为界,将资料分为两组进行分析。运用卡方检验分析NLR、PLR、LMR与患者基线临床特征的关系。对于NLR、PLR、LMR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分析,我们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利用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2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11例。中位年龄63岁。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1-68月)。中位无进展生存11个月。卡方检验显示NLR两组患者间基线临床特征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LR两组患者间年龄上存在明显差异(p=0.005);LMR两组患者性别因素存在明显差异(p=0.036)。高NLR组中位PFS为10月,低NLR组中位PFS为12月(log-rankp=0.048)。高PLR组中位PFS为10月,低PLR组中位PFS为14.5月(log-rankp>0.05)。高LMR组中位PFS为10月,低LMR组中位PFS为11月(log-rankp>0.05)。Cox比例风险风险模型结果显示粒淋比组、血淋比组、淋单比组风险比(HR)分别为0.56,0.65和1.15。
  结论:血淋比和淋单比不能预测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PFS。放疗前粒淋比较高的食管癌患者比粒淋比较低的患者PFS短。放疗前粒淋比一定程度上可预测接受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预后,但这种预测效力并不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