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ICU患儿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意义探讨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PICU患儿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意义探讨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及缩略词

声明

前 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小儿危重病继发胰腺损害的原因与机理研究

附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测定PICU患儿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了解高淀粉酶血症患儿的临床、生化、治疗、预后特点,初步探讨休克、MODS 对高淀粉酶血症患儿病程的影响,PICU患儿血淀粉酶升高的临床意义以及影响PICU患儿血淀粉酶升高3倍和高淀粉酶血症患儿预后的因素。
   方法:以2009年11月1日~2010年4月30日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437例PICU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排除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有良恶性胰腺疾病病史的患儿。系统前瞻性收集患儿的临床信息。所有患儿均需进行血淀粉酶(SAMY)动态监测以及评估入院PCIS、APACHEⅡ、SAPSⅡ、SOFA 评分。
   结果:PICU患儿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56.29%。246例高淀粉酶血症患儿PCIS平均85.32±7.65分,SAMY 高于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者70例(28.46%)。105例(68.18%)有胰腺厚度异常。治愈32例(13.01%),好转162例(65.85%),死亡52例(21.14%)。随着衰竭器官数目的增多,或发生休克、MODS,患儿的24h SAMY水平越高,升高3倍比例越大。SAMY水平正常组、轻度升高组、升高3倍组的PCIS依次为86.27±6.87分、86.62±6.68分、82.03±8.90分,三组差异显著(P<0.0001)。升高3倍组的抽搐、意识障碍、酸血症、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休克、MODS、低血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轻度升高组(P<0.05)。K+、Ca2+水平总体趋势是随着SAMY水平的升高而下降,血糖水平、UAMY水平、LPS水平、低白蛋白血症异常率、WBC、PCT、BUN、Cr、LDH 升高比例随SAMY水平升高而升高(P<0.05)。三组的胰腺厚度异常率分别达36.73%、67.26%、70.73%。升高3倍组的的转归、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轻度升高组。随着SAMY水平的升高,入院及最大APACHEⅡ、SAPSⅡ、SOFA 评分也越高,患儿的住院天数的累积生存率则逐渐下降。PCIS≤80分、年龄、抽搐、凝血功能障碍、PCT 升高、胰腺厚度异常是PICU患儿血淀粉酶升高3倍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352(95%CI 1.210~4.570)、1.175(95%CI 1.077~1.283)、2.215(95%CI 1.210~4.055)、3.564(95%CI 1.485~8.552)、2.082(95%CI 1.102~3.937)、2.317(95%CI 1.264~4.249)。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使用机械通气、使用碳酸氢钠是高淀粉酶血症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127(OR95%CI 1.027~1.237)、1.523(OR95%CI 1.179~1.968)、7.284(OR95%CI2.495~21.266)、3.468(OR95%CI 1.170~10.280)。
   结论:PICU患儿发生高淀粉酶血症较常见,休克、MODS与高淀粉酶血症患儿的危重水平、胰酶改变及预后关系密切,随着血淀粉酶水平的升高,尤其是升高3倍及以上者,患儿的危重水平、死亡率均逐渐增加,预后越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