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学生情绪管理、人际归因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6h】

中小学生情绪管理、人际归因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本论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

2.1 人口学资料以及家庭、社会环境因素

2.2 BWAQ攻击问卷(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2.3 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问卷

2.4 交往焦虑量表(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IAS)

2.5 情绪管理量表

3 调查方法与质量控制

4 评价指标

4.1 中文修订版攻击问卷得分评定

4.2 交往焦虑问卷得分评定

4.3 情绪管理量表得分评定

5 统计方法

3 结果分析

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基本特征

2 攻击行为特征

2.1 攻击行为的性别、年龄差异

3 不同人口学特征攻击行为的比较

4 中小学生人际归因特征及其性别、年龄差异比较

5 交往焦虑特征及其性别、年龄差异比较

6 中小学生情绪管理特征及其性别、年龄差异比较

6 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归因、交往焦虑、情绪管理的相关关系

8 攻击行为与人际归因、交往焦虑以及情绪管理之间的关系

9 人际归因、社交焦虑、情绪管理相互关系与攻击行为预测机制探索

4 讨 论

1 中小学生攻击行为性别、年龄差异

2 中小学生攻击行为家庭、学校环境差异

3 中小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2 交往焦虑特点与攻击行为

3.3 情绪管理能力特点与攻击行为

5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一

附录二 论文所用调查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情绪管理、人际归因以及交往焦虑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为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我国湖北、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五省15个大、中、小城市23094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国修订版、人际关系归因问卷、交往焦虑问卷、情绪智力问卷等进行调查。用EpiData3.0录入数据,SPSS16.0进行统计性描述、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SEM等方法分析结果。
  结果:
  1.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特征:
  ①男生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敌意及攻击总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
  ②中小学生的攻击总分以及各维度攻击行为得分随年级升高而增加;
  ③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类型、独生子女、父母教养方式、学校风气、社会风气、与学校老师关系、与同学关系、好友个数等均有关系。
  2.中小学生人际归因、交往焦虑以及情绪管理特点:
  中小学生均将人际关系好坏归于内归因(能力、努力);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失败归因(P﹤0.05);初中生相对于小学和高中生来说,更倾向于内归因(P﹤0.05)。
  女生交往焦虑得分比男生的高(P﹤0.05);高中是中小学生交往焦虑最严重的阶段(P﹤0.05)。
  男生比女生情绪管理能力要好(P﹤0.05);高中生情绪管理能力最差(P﹤0.05)。
  3.中小学生人际归因、交往焦虑、情绪管理与攻击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人际关系成功归因、失败归因、外倾归因、交往焦虑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情绪管理呈显著负相关(P﹤0.05)。
  多因素分析表明,人际关系失败和外倾归因、交往焦虑、情绪管理均对攻击行为有影响,其中,情绪管理能力对攻击行为影响程度最大。且结构模型显示,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与情绪管理、交往焦虑对攻击行为的作用并无交互关系。
  结论:
  1.男女中小学生的攻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女生在初中时期达到高峰值,男生在高中时期达到高峰值;而攻击形式上,女生比男生更多的表现在愤怒。
  2.男女生都将人际关系成败归于内归因;女生交往焦虑或高于男生;男生情绪管理能力高于女生。女生在初中阶段、男生在高中阶段的交往焦虑达到最高,情绪管理能力随年级增长而降低。
  3.情绪管理、人际归因、交往焦虑均对攻击行为有明显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