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缺血后新生神经元的迁移及其树突生长研究
【6h】

脑缺血后新生神经元的迁移及其树突生长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实验过程和逆转录病毒活性检测

2.逆转录病毒标记示踪MCAO后神经干细胞的迁移情况

3.受体相关蛋白RAP对MCAO后DG区的新增殖的细胞的发育的影响

4.受体相关蛋白RAP能够降低了MCAO后大鼠的记忆能力

讨论

1. 逆转录病毒的相关特性

2. 神经干细胞迁移

3. 神经干细胞标记物

3.Reelin参与了DG区神经干细胞的发育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成年大鼠SVZ区神经发生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正常成年鼠脑内SVZ区和DG区不断产生神经干细胞,新生神经干细胞能够增殖、迁移、分化发育并整合进入已有的神经环路,这一过程对于维持生命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重点研究在脑缺血再灌后,SVZ和 DG区的神经发生。我们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脑缺血再灌后,新生的神经干细胞会向缺血区迁移,但是脑缺血再灌后缺血区的这些神经干细胞是否来源 SVZ区,DG区的神经发生是否和正常鼠脑内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在脑缺血再灌这一病理状态下,SVZ区神经干细胞的迁移情况以及 DG区新生神经干细胞的发育情况。
  方法:利用脂质体将pMT44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GP2-293中构建出一定滴度的逆转录病毒。这种逆转录病毒只能够侵染增殖分化的细胞,且能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利用逆转录病毒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选择性的标记出SVZ区的神经干细胞。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再灌3d后,侧脑室注射病毒,以标记增殖细胞.分注射病毒后3d、7d、14d后,灌流取材切片,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加强标记,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同样的方法我们海马注射病毒可以标记出海马的新生神经干细胞,给予reelin抑制剂后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海马区神经干细胞的发育情况,采用水迷宫从行为学上检测大鼠的记忆力。
  结果:⑴采用转染后浓缩上清的方法可以得到1×107的病毒上清;⑵脑缺血再灌后,注射病毒后的3d、7d、14d,侧脑室角的mcherry(+)细胞数目和迁移距离显著增加;⑶脑缺血再灌后17d,给予reelin抑制剂RAP组和单纯缺血组相比,树突长度以及顶树突数量显著下降;⑷脑缺血再灌后17d,给予reelin抑制剂RAP组和单纯缺血组相比,大鼠在水迷宫试验中寻找平台的潜伏期从第五天开始显著增加。
  结论:①成年鼠脑缺血再灌后,SVZ区产生增殖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神经干细胞会向缺血区发生迁移。②脑缺血再灌后,reelin参与成年脑脑缺血再灌后DG区神经干细胞的发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