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制造商激励策略研究
【6h】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制造商激励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供应链不对称信息综述

2.2 企业采购策略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差异定价下的制造商决策研究

3.1 模型描述

3.2 最优合同参数的设定

3.3 产品价格决策

3.4 订货量决策优化

3.5 本章小结

4 两种定价策略分析与数值算例

4.1 统一定价下的制造商决策研究

4.2 差异定价与统一定价比较分析

4.3 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总结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命题的证明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供应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挑战是使企业更好地平衡产品的供应和需求。面对供应短缺现象的发生,一部分企业选择将紧急供应商作为企业的备用供应源。然而,紧急供应商零部件的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等往往为私有信息,其可能会向制造商隐瞒自身成本来赚取更多利润。因此,制造商有必要设计合理的契约来激励供应商按照真实情况进行决策和生产。此外,当制造商选择当地中小企业作为紧急供应商时,供应商所提供的零部件质量往往相对较低,导致仅有部分顾客会购买替代产品。此时,为了促使更多顾客购买替代产品,制造商需要采用更为有效的定价策略。鉴于以上情形,本文将研究制造商如何对产品的销售价格及激励合同进行联合优化,并比较不同定价策略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最优激励合同下,紧急供应商将如实反应自己的成本信息。在低成本情形下,紧急供应商将会选择更短的交货期,制造商也相应地提供更多的支付。此外,紧急供应商的存在将增加制造商的利润,并减少常规供应商的利润。通过比较差异定价和统一定价两种定价方式可以得出,当制造商采用差异定价方式时,可以从紧急供应商处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导致制造商向常规供应商的订货量的减少和总体期望利润的增加。最后,借助数值分析,发现在紧急供应商的生产成本较低,或者顾客对替代产品的价格敏感性较高时,选择差异定价模式对制造商更为有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