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晚新生代以来鹤庆--洱源断裂带的地貌和沉积记录
【6h】

晚新生代以来鹤庆--洱源断裂带的地貌和沉积记录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工作主要涉及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情况

2.2 区域构造环境

2.3 区域地层

2.3.1 元古界-中生界

2.3.2 第三系

2.3.3 第四系

第三章 地貌面变形和盆地沉积分析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3.2 地貌面的提取(方法和原理)

3.2.1 研究范围

3.2.2 地貌面提取方法

3.1.2 地貌面的分布和形态

3.1.3 地貌面的形成和演化

3.1.4 地貌面的形变

3.2 盆地沉积

3.3 地貌面变形与盆地沉积对比

3.4 构造演化讨论

第四章 断裂带附近的地貌和沉积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2 山前洪积扇

4.2.1 构造响应特征

4.2.2 形态和分布

4.2.3 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第五章 断层陡坎及古地震

5.1 研究对象和方法

5.1 地貌特征

5.2 古地震研究(北溪探槽)

5.2.1 探槽工作

5.2.2 古地震事件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展开▼

摘要

地貌和沉积是研究构造活动的重要依据。不同尺度地貌与沉积信息所反映的构造演化的尺度亦有所不同。基于地貌学和沉积学方法,本文以位于滇西北的鹤庆-洱源断裂带为靶区,从不同尺度对断裂带及其毗邻地区的沉积和地貌记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各尺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取得的进展如下:(1)大尺度:地貌面的变形和盆地沉积记录,以得到构造带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研究表明,洱源(三营)盆地东缘晚上新世低台地面的抬升变形反映了上新世末-第四纪初的一次构造活动;丽江盆地南部、鹤庆盆地西南缘及剑川盆地东侧下更新统河湖积台地的形成反映了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构造活动。这两次构造活动都有盆地沉积中沉积旋回底部的砾石层记录;(2)中尺度:断裂带附近洪积扇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以得到第四纪以来断裂带活动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鹤庆盆地东缘不同时期的洪积扇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差异较大,表明断盆地边缘断裂垂直方向的活动性具有分段性和时间不连续性。总的说来,盆地东缘北段和中-南段分段性明显,各个时期这两段的活动性有很大差异。从晚更新世中、晚期洪积扇的分布特征来看,盆地东缘北段活动性较弱,中-南段较强,活动性最强的地方位于中-南段的中部断裂方向转折处;(3)小尺度:通过探槽对典型地貌断错部位的沉积进行研究,以得到晚更新世以来断裂局部活动的时间和强度;根据鹤庆盆地东南部的北溪探槽,三次构造事件被揭露。这三次构造事件的时间分别为:8360-8180a之前、1610-1520a之前和800-690a和290-0a之间,它们的垂直位错量分别为1.5m、0.9m和0.6m。本文三个尺度地貌和沉积的研究为研究区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和鹤庆盆地东缘断裂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特点提供了新的证据。有关不同尺度研究对象的选取和研究方法对其他地区构造演化和活动性的研究亦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康艳蕊;

  •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授予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学科 固体地球物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德文;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晚新生代; 鹤庆; 洱源; 断裂带; 地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