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机理及博弈模型研究
【6h】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机理及博弈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理论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相关概念界定

2.3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机理

3.1 关键概念界定

3.2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机理理论分析

3.3 研究模型及假设命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4.2 预调研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5 假设检验及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动力学分析

5.1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动力学模型

5.2系统Time-delay动力学模型

5.3 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博弈及演化分析

6.1 校企技术转移的模式

6.2 博弈理论研究

6.3 校企技术转移的博弈分析

6.4 校企技术转移的演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其所面临的全球性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必须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企业自身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息息相关,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使企业持续保持活力,始终走在行业前端从而稳稳立足于市场。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针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因为受到自身条件及经营规模的限制,并不具备自主创新条件,因此寻求外部科技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高校作为知识创造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场所其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并且囤积着大量科技成果有待转化。所以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技术转移合作成为了企业获取外部科技成果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并且这更被视为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性的步骤。由此,如何开展高校与企业技术转移合作、怎样有效提高校企技术转移绩效水平,进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而且研究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问题能够对于补充与丰富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理论以及对促进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等均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综合运用问卷调研、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以及动力学、博弈论等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目标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校企技术转移为中心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校企技术转移的地方性三重螺旋模型的实际应用情况,揭示关于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具体机理,明确校企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校企技术转移动力学模型探索校企双方的信任关系与技术转移水平的相互作用机理,且构建了校企技术转移博弈模型以及演化博弈模型,从经济学研究视角探索研究校企技术转移的机制。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并得出结论:
  首先,根据官产学三重螺旋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和研究了基于校企技术转移的地方性三重螺旋模型的实践与应用——温州地区高校与企业科技成果对接平台。基于实际调研情况,分析了该合作平台的运行机制,在与其它三种校企技术转移合作形式的对比中揭示了其优势与特点。并且基于平台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平台下的四种具体合作模式。从高校与企业两个视角,揭示了合作障碍的具体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高校与企业在沟通机制方面的具体情况。
  其次,在对校企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技术特性、技术来源方(高校)与接收方(企业)的主体特性以及校企组织情境等几个构面展开对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探讨,针对校企技术转移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由此构建了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概念模型以及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的机理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
  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方向设计了研究的调查问卷并深入调研,并对研究模型实施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技术的内隐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校企技术距离对校企技术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高校技术能力、转移意愿和企业的获取意愿、转移经验以及校企组信任关系、技术距离对校企技术转移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企业吸收能力对校企技术转移绩效不存在显著性的影响;并且校企技术转移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也存在正向影响的关系。
  再次,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根据动力学方程的研究思想构建了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校企技术转移动力学模型以及具有时滞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绘制了相图,并给出了三个区域所代表的校企技术转移合作状态的实际定义,即技术转移合作的区域、技术转移的动荡区域以及合作的崩溃区域,并且通过分析制定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促进校企技术转移合作。通过对具有时滞的动力学模型平衡点的Hopf分支与稳定性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校企合作双方关于信任关系和技术转移水平之间关系情况。
  最后,基于经济学研究视角构建了校企技术转移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了高校与企业的技术能力、高校技术的先进性及商业化价值等因素对于技术转移方式及合作对象选择的影响。基于混合收益分配模式建立了校企技术转移合作的收益分配模型,揭示了工作努力程度、工作贡献系数等因素对于技术转移合作收益分配的影响。并在合理假设下建立了校企技术转移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演化的合作初始成本、合作产生的超额利润以及校企双方的贴现因子等参数的取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