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界定

第2章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2.1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及数目

2.2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2.3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

第3章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3.1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3.2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出现的原因

第4章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研究

4.1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选择

4.2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的完善

4.3 旅游开发评价监督力度的加强

4.4 宣传教育活动的多方展开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社会或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结晶,是该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载体,是该社会的文化缩影,也是该民族人民的思维、价值观、生活生产方式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延续该文化精华的纽带。西藏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悠久的、别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少数民族的更是中国的多样文化的精华和巨大财富,是我国的骄傲,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我们的责任。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有传统文学及语言类、传统艺术类、传统技艺类、医药和历法类、民俗类和文化空间六类,本文又将其分为三大类型:语言文学艺术类、民俗类、传统技艺类非遗,并针对每一类型的非遗特点提出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但是,在本人两年多在拉萨的观察和调研分析中发现,作为世界文化净土的西藏,目前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它们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危机,如语言文学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不被重视学习和研究,藏族民众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和应用的水平也逐渐降低;如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原汁原味,其历史文化渊源逐渐被淡忘等现象;传统技艺类非遗面临传承人减少、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受到国内外其他同类功能的替代品的极大冲击等问题。面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的现状,西藏自治区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引导西藏各个部门齐心合力保护非遗,本文应用民俗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并结合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生态环境、西藏政府的保护现状以及国内外经验和教训,尝试性的提出针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因地制宜的创新性保护措施建议。如下是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介绍。
  本文首先是在查阅相关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和调研的基础上,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作了简单介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种类数目和各自的特点、以及目前的生存状况。对西藏基本概况了解的基础上,本文对自2003年以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包括成果和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也包括西藏政府工作能力的不足等局限。最后,本文针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现状和目前保护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保护的对策建议,即保护模式的选择:原生态民俗类保护模式、生产性传统技艺类保护模式和传承式语言文学艺术类保护模式,政策法规的完善和传承人激励机制的建立,旅游开发监督力度的加强及宣传教育活动的多方展开四方面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