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通用设计的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适老性改造研究
【6h】

基于通用设计的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适老性改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综述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寒地住区外环境

2.2 通用设计理论

2.3 老年人特有行为活动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的调研及分析

3.1 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调研的方法

3.2 寒地单位住区的起源及发展

3.3 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的现状调研

3.4 寒地单位住区老年人行为活动调研

3.5 寒地单位住区老年人需求调研

3.6寒地单位住区的适老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通用设计的适老性改造策略

4.1 通用设计的适老性改造延伸原则

4.2 满足老年人生理需求的改造策略

4.3 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改造策略

4.4 满足老年人行为活动需求的改造策略

4.5 适老性改造策略实施保障机制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医疗、社会福利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老龄人口日益增多,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单位住区兴建于“一五”时期,是单位大院的生活区域,是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风貌的特殊斑块、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寒地单位住区不仅是我国单位大院住区的典型代表,更是我国现存老龄群体严重聚集的住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未富先老”、老龄人口极大的国家来说,难以在短时期内实现所有老人的养老问题,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的适老性改造对于我国实现从“老无所依”到“老有所依”的过渡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老旧住区适老性改造的项目,改造大多以单一居住群体为研究对象,集中在住宅内部空间的适老改造,对住区外环境的改造和多样性居住群体关注较少。此外,对于寒地单位住区这样一个典型的土地存量空间,更是缺乏相关的研究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通用设计的方法来探究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的适老性改造,对寒地单位住区的居住人群、物质空间、邻里关系等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寒地单位住区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行为活动特点,分析目前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其问题的原因,提出用通用设计指导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适老性改造的方法,提升寒地单位住区老年人的生活环境。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基于通用设计的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适老性改造策略研究。文章首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相关概念,并对住区外环境、通用设计、老年人行为活动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明确其指导意义。其次,系统地解析了老年人行为活动特征与住区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寒地气候对健康的影响。然后,总结了寒地单位住区建设的不同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征,对具有代表性的哈尔滨五个单位住区进行调研,其中包括居住群体现状,物质环境现状,邻里关系现状以及老年生理、心理需求与行为活动特征的调查,通过调研分析寒地单位住区外环境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用设计的适老性改造延伸原则,从老年人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行为活动需求,适老性改造策略实施保障机制方面提出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