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热-流耦合分析的电火花加工材料蚀除及表面质量研究
【6h】

基于热-流耦合分析的电火花加工材料蚀除及表面质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电火花加工机理研究方法

(1)有限元分析方法

(2)分子动力学研究方法

(3)实验观测研究

1.3电火花加工机理研究现状

1.3.1等离子体通道研究现状

1.3.2极间能量分配比例研究现状

1.3.3放电点等效热源模型研究现状

1.3.4放电凹坑形貌研究现状

1.3.5放电过程中材料蚀除动力研究现状

1.3.6加工表面热致相变层研究现状

1.4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单脉冲电火花加工材料蚀除热-流耦合模型研究

(2)火花放电过程中材料蚀除方式及放电凹坑形貌和尺寸的演化规律研究

(3)材料蚀除内在动力及放电凹坑形貌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4)放电凹坑表面热致相变层微观组织变化及残余应力分布研究

(5)连续脉冲电火花加工随机放电模型及表面微观形貌预测研究

第2章 单脉冲电火花加工材料蚀除热-流耦合模型研究

2.1引言

2.2.1等效热源加载与能量传输

2.2.2热-流耦合物理模型及基本假设

2.2.3熔融材料表面跳变现象及受力分析

2.2.4热-流耦合模型控制方程

2.3凹坑形貌与熔融材料边界追踪

2.3.1凹坑表面形貌与放电屑运动追踪

2.3.2熔融材料与基体材料界面追踪

2.4.1物理模型网格划分

2.4.2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2.4.3求解器设置及模型计算流程

2.5本章小结

第3章 单脉冲放电材料蚀除及凹坑形成过程研究

3.1引言

3.2.1仿真条件及材料属性设置

3.2.2材料蚀除过程研究

3.2.3凹坑形成过程研究

3.3.1熔融区温度分布分析

3.3.2放电屑温度分布分析

3.4.1单脉冲放电实验条件

3.4.2单脉冲放电实验结果

3.5本章小结

第4章 熔融材料蚀除动力与凹坑形貌影响因素研究

4.1引言

4.2.1熔融区压强分布特点分析

4.2.2熔融区压强作用模式分析

4.2.3材料蚀除强度分析

4.3凹坑形貌影响因素研究

4.3.1材料蚀除方式对凹坑形貌的影响

4.3.2熔融材料运动对凹坑形貌的影响

4.4.1仿真模型建立

4.4.2放电屑运动对材料蚀除和凹坑形貌的影响

4.5本章小结

第5章 放电凹坑表面热致相变层微观组织变化及残余应力分布研究

5.1引言

5.2.1基体材料属性与基本假设

5.2.2残余应力及金相相变控制方程

5.2.3边界条件

5.3放电凹坑表面热致相变层微观组织变化研究

5.3.1热致相变层分布特点分析

5.3.2热致相变层金相结构分析

5.4.1Von Mises应力分布

5.4.2残余应力状态分析

5.4.3峰值电流和放电持续时间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5.5本章小结

第6章 电火花加工连续脉冲放电模型及表面微观形貌预测研究

6.1引言

6.2连续脉冲随机放电模型建立

6.2.1连续脉冲放电随机分布热源模型

6.2.2连续脉冲放电物理模型及随机分布热源加载

6.2.3放电凹坑相对位置分析

6.3.1放电凹坑叠加形貌的仿真分析

6.3.2放电凹坑叠加形貌的实验验证

6.4电火花加工表面形貌预测研究

6.4.1放电延迟时间实验研究

6.4.2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

6.4.3加工表面热致相变区预测

6.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