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尿酸水平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6h】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尿酸水平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被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资料

2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HUA发病率

3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HUA的危险因素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尿酸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双重影响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尿酸(uric acid,UA)是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的代谢终产物,作为机体内代谢紊乱的标志物与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嘌呤生成过多或肾脏尿酸排出减少时即可导致高尿酸血症(hyeruricemia,HUA)。HUA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许多组分如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冠心病、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并且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作为新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不良预后及早期死亡有关。同时,也有研究认为:UA作为有效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卒中预后、减少卒中复发。但目前血尿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大样本、回顾性分析,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尿酸水平,评价其与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关系。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2009年3月~2013年9月收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为依据经典TOAST病因分型明确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atherosclerosis,LAA)及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型(small-artery occlusion,SAO)患者,共1085例。所有入组患者均具有详细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构成情况、血管病危险因素病史及家族史、头颅结构影像学及血管影像学如经颅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彩超、血液学检查结果及基线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转归情况记录等。排除如下患者:(1)临床资料不全,难以进行TOAST病因分型者、缺乏血清尿酸检测结果者,以及心源性栓塞、其他病因、未明原因的卒中患者;(2)因既往疾病所遗留后遗症而难以评估病情者;(3)痛风患者;(4)患有心、肝、肾等严重功能不全(慢性肾炎、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者;(5)患有精神疾病者;(6)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者;(7)应用噻嗪类利尿剂者。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7天内入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4天。对于原始病例中无NIHSS评分记录的患者,依据入院、出院时临床查体所见进行评分。短期不良预后的判断标准包括:(1)住院期间死亡;(2)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标准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与入院基线状态NIHSS评分下降的百分比作为指标,即(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40%判断为预后不良。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阳性例数、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不同类型卒中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将入组患者人口构成情况及TOAST分型、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血尿酸、血尿素、血肌酐和血红蛋白水平作为自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一步通过多因素相关分析,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HUA的独立危险因素及与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1、1085例患者满足入组标准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709例(65.35%),女性376例(36.45%); LAA、SAO患者分别为747例(68.85%)、338例(31.15%);依据出院与基线状态NIHSS评分下降百分比,预后不良患者共346例(31.89%),其中住院期间死亡10例,预后良好患者共739例(61.11%)。所有被研究患者高尿酸血症(hyeruricemia,HUA)的发病率11.15%,LAA组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14.46%,显著高于SAO组患者3.85%(x2=22.866,OR=4.225,P=0.000);低血尿酸水平患者占1.29%,血尿酸水平异常的总发病率12.44%。预后不良患者中14.74%伴发HUA,低血尿酸水平患者占2.02%,尿酸水平异常的总发病率为16.76%。2、以HUA为因变量,分别以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素血症、高肌酐血症是HUA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心脏病、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低血红蛋白与HUA发生无显著相关性。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肌酐血症(OR=5.767,95%CI:3.101~10.723, P=0.000)、LAA(OR=4.332,95%CI:2.356~7.966,P=0.000)、高尿素血症(OR=2.307,95%CI:1.283~4.148,P=0.005)、高脂血症(OR=2.017,95%CI:1.307~3.112,P=0.002)增加HUA的发病风险,为HUA的独立危险因素。3、以卒中患者短期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作为因变量,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HUA(x2=6.502,OR=1.652,P=0.011)、尿酸水平异常(x2=8.558,OR=1.731,P=0.003)、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素血症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发生危险。而性别、年龄、LAA、吸烟、高脂血症、心脏病、心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肌酐血症、低血红蛋白与患者短期预后无显著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A(OR=1.448,95%CI:0.967~2.168,P=0.07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无相关性,而高尿素血症(OR=1.748,95%CI:1.107~2.760,P=0.017)、高血压病(OR=1.635,95%CI:1.183~2.260,P=0.003)、尿酸水平异常(OR=1.515,95%CI:1.031~2.225, P=0.034)、糖尿病(OR=1.362,95%CI:1.037~1.790,P=0.026)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LAA型脑梗死、高脂血症患者更易伴发HUA,尿酸水平异常为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U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短期不良预后无预测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