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ER2、VEGF、Ki67、TOPOIIα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表达部位的比较
【6h】

HER2、VEGF、Ki67、TOPOIIα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表达部位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HE染色结果光镜观察

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观察

3 免疫阳性结果评价及统计学分析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ER2、VEGF、Ki67、TOPOIIα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乳腺纤维腺瘤都可以乳腺肿块的形式存在,与乳腺癌临床表现相似。乳腺增生与乳腺癌关系较密切,极易恶变为乳腺癌,而乳腺纤维腺瘤的恶变率极低。同样的增生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本研究选取目前公认的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原癌基因 HER2,与细胞增殖有关的 Ki67、TOPOIIα,与细胞浸润生长相关的VEGF这四个指标,比较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部位及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对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乳腺组织标本取自2013.6-2015.4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患者,其中,正常乳腺3例、乳腺增生中的硬化性腺病3例、乳腺纤维腺瘤3例、乳腺癌60例(均为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病理分级:I级2例,II级40例,III级18例。按生长方式(以镜下腺泡细胞数目多少为依据)分三种类型:以细胞增生为主24例,细胞和间质均增生24例,以间质增生为主1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无放疗史及化疗史。②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患者均知情同意。
  苏木精-伊红染色:标本固定,石蜡包埋,以5μm厚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封片。光镜下观察各组表现,照相。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按常规方法,以相应抗体工作液分别做正常乳腺、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的HER2、VEGF、Ki67、TOPOIIα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照相。阳性表达判定标准:(1)HER2以胞膜着色为主,少量为胞浆着色。无着色者或≤10%的细胞呈不完整的、微弱的细胞膜着色为(–);>10%的细胞呈微弱、不完整的细胞膜着色者为(+);>10%的细胞呈不完整且中等强度的细胞膜着色者,或≤10%的细胞呈现强且完整的细胞膜着色为(++);>10%的细胞呈现强的、完整的细胞膜棕褐着色者为(+++)。(–)、(+)和(++)定为阴性,(+++)定为阳性。(2) VEGF以胞浆着色为主,少量胞核着色。参照 Shimizu等的评分标准进行半定量积分判断结果。着色强度的判定:0分:不着色;1分:弱着色;2分:中度着色;3分:强着色。阳性细胞比例的判定:0分: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10%;1分: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10%~30%;2分: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30%~70%;3分:阳性细胞占总细胞数>70%。最后,以着色强度得分与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得分之积作为最终结果进行判定,≥3分为阳性(3分、4分为弱阳:+;6分为阳性:++;9分为强阳:+++)。(3) Ki67为胞核着色,根据阳性细胞数占全部细胞数的比例进行判定:阴性(–):阳性细胞数≤5%;弱阳性(+):阳性细胞数为5%~25%;阳性(++):阳性细胞数为25%~50%;强阳性(+++):阳性细胞>50%。(4) TOPOIIα为胞核着色,根据阳性细胞数占全部细胞数的比例进行判定:阴性(–):着色细胞数<10%;阳性:着色细胞数≥10%。阳性进一步评判标准:阳性(+):阳性细胞数10%~25%;阳性(++):阳性细胞数25%~50%;阳性(+++):阳性细胞数>50%。
  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乳腺组织主要由腺小叶组成,腺小叶可分为腺泡细胞和间质两部分,间质又可根据位置进一步分为小叶内间质和小叶间间质。腺小叶内腺泡细胞排列整齐,大小一致,染色均匀。间质结缔组织内胶原纤维着色均匀,平行排列,小叶间结缔组织较小叶内排列紧密。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主要表现为腺泡数目明显增多,腺泡细胞核大小及染色欠均匀,小叶内和小叶间间质可见程度不等的增生,小叶内间质增生更明显。乳腺纤维瘤以小叶内间质增生为主要特征,可见粘液样变性,腺泡数目明显变少,腺泡腔被挤压呈裂隙状,腺泡细胞发生空泡样变性,小叶间间质被挤压成薄薄一层。乳腺癌的组织学表现多种多样,根据其细胞学特点,将其分为三类,以腺泡细胞增生为主型、腺泡细胞和间质都增生型和以间质增生为主型。
  2免疫组化结果
  2.1 HER2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及乳腺纤维腺瘤的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腺泡细胞,表现为数量不等(分别为小于10%、50%、30%)的腺泡细胞胞膜呈不完整微弱着色,均为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HER2总体阳性率为45%。其中,以细胞增生为主的病例,可见聚集成团的阳性细胞,胞膜着色比例非常高,细胞膜着色强、完整,部分胞浆内也可见深浅不一的着色,阳性率为75%;以细胞和间质同时增生的病例,阳性细胞数量较以细胞增生为主的病例少,染色较淡,阳性率为37.5%;以间质增生为主的病例,阳性细胞数量较少,胞膜着色微弱至中等程度,大部分胞膜着色不完整,均为阴性。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腺泡细胞,间质内可见少量阳性表达(胞膜不完整、微弱着色)。HER2阳性的病例内有淋巴结转移的占62.96%(17/27),HER2阴性病例有淋巴结转移的占42.42%(14/33)。
  2.2 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腺泡细胞内阳性表达以胞核着色为主,胞浆着色较淡;在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的腺泡细胞胞浆中VEGF表达较明显。上述三种组织间质VEGF表达均为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腺泡细胞和间质均可见VEGF阳性表达,腺泡VEGF阳性细胞胞浆强着色,阳性率为91.67%;间质可见大量密集排列的强着色细胞,形态大小不一,阳性率为66.67%。以细胞增生为主的病例,腺泡细胞和间质阳性率分别为95.83%和66.67%;细胞和间质都增生的病例,约1/3病例可见大量淋巴细胞,腺泡和间质阳性率分别为91.67%和50%;以间质增生为主的病例,大量血管影可见阳性表达,局部可见大量阳性表达的淋巴细胞,腺泡和间质阳性率分别为83.33%和100%。腺泡VEGF阳性的病例内有淋巴结转移的为54.54%(30/55),腺泡VEGF阴性病例有淋巴结转移的为20%(1/5)。间质 VEGF阳性的病例内有淋巴结转移的为45%(18/40),间质VEGF阴性病例有淋巴结转移的为65%(13/20)。2.3 Ki67、TOPOIIα正常乳腺组织腺泡细胞及间质内均未见阳性细胞,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及乳腺纤维腺瘤的腺泡细胞及间质内偶可见单个阳性细胞。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和TOPOIIα主要以腺泡细胞表达为主,间质少量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78.33%和45%,且随着病理分级增高,阳性率逐渐升高。Ki67和TOPOIIα阳性率在以细胞增生为主的病例,分别为83.3%和66.67%;在细胞和间质都增生的病例分别为79.17%和37.5%;在以间质增生为主的病例分别为66.67%和16.67%。Ki67阳性病例内有淋巴结转移者为59.57%(28/47),阴性病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为23.07%(3/13)。TOPOIIα阳性病例内有淋巴结转移者为66.67%(18/27),阴性病例有淋巴结转移者为39.39%(13/33)。
  3统计结果分析
  HER2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生长方式有关(P=0.000),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无关。
  TOPOIIα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26)、病理分期(P=0.009)和细胞生长方式(P=0.011)均相关。
  Ki67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与病理分级、生长方式无关。
  间质VEGF阳性表达与生长方式(P=0.011)有关,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无关。
  腺泡VEGF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生长方式无关。
  结论:
  1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硬化性腺病)及乳腺纤维腺瘤腺泡细胞和间质内HER2、Ki67、TOPOIIα的表达均为阴性,VEGF在腺泡细胞均为阳性表达,但在间质内均为阴性表达。
  2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VEGF、Ki67及TOPOIIα均可见阳性表达,其中HER2只在腺泡表达,以胞膜表达为主,少量胞浆表达;Ki67及TOPOIIα以腺泡细胞表达为主,间质少量表达,均为胞核表达;VEGF在腺泡细胞和间质内均可见阳性表达,均为胞浆表达。
  3 HER2、间质VEGF、Ki67、TOPOIIα阳性表达提示为恶性病变。
  4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间质VEGF表达与细胞生长方式有关, Ki6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OPOIIα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和细胞生长方式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