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6h】

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的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3研究目标及意义

1.4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和项目管理方法

2.1管理信息系统(MIS)简介

2.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2.3精简并行过程的软件项目管理方法

3.3.1 SPP模型

3.3.2 SPP过程域的目的

3.3.3 SPP文档结构与规范细分

3.3.4 SPP角色与职责表

第三章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系统概述

3.1.NET下信息系统开发的模式和相关技术

3.1.1.NET平台介绍

3.1.2 C#语言技术

3.1.3 Web Service技术

3.2系统模式简介

3.2.1 C/S模式

3.2.2 B/S模式

3.2.3智能客户端系统模型

3.2.4基于WEB的B/S与智能客户端混合结构的信息系统模型

3.3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系统概述

3.3.1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简述

3.3.2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总体架构设计

3.3.3助学贷款学生网上贷款系统、新闻发布、网上办公的体系结构

3.3.4助学贷款业务数据管理平台体系结构

第四章助学贷款系统的建模

4.1 UML建模技术

4.1.1 UML简介

4.1.2 UML的常见图与软件开发阶段的对应关系

4.1.3 UML的主要特点

4.2使用Office Visio 2007对助学贷款系统建模

4.2.1 UML在SPP开发过程中的建模

4.2.2 SPP需求分析阶段建模

4.2.3 SPP设计阶段建模

4.2.4 SPP实现阶段建模

4.2.5 SPP测试与配置阶段建模

4.3数据库的建模应用

4.3.1 CA Erwin的介绍

4.3.2 CA Erwin的特点

4.3.3 CA Erwin 7的应用

第五章助学贷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5.1助学贷款网上办公子系统和对外信息发布子系统

5.2学生网上贷款子系统

5.3助学贷款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5.4 B/S和智能客户端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5.5应用系统的部署自动升级的实现

第六章安全性设计和网络配置

6.1安全性设计

6.2网络配置

第七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贵州省自2000年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全省累计已有6万多名贫困大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完成了学业,2004至2007年全省累计发放贷款约4.5亿元,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经覆盖了全省36所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已经成为贫困大学生资助主渠道。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量大、涉及学生多,因此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为了更加科学地管理助学贷款业务,迫切需要一个适合贵州省自身特色的助学贷款管理信息系统,并实现贵州省国家开发银行、代理行、贵州省各高校、贷款学生的对接,形成一个银行、省教贷中心、高校资助中心、贷款学生的多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规范化管理。 本文主要研究在.net平台下使用VS2005、C#、Asp.net2.0、SQLServer2005开发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以“精简并行(SimplifiedParallelProcess,SPP)”的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作为管理规程。系统架构是基于B/S和智能客户端相结合的新模式,使用了基于XML的WebSetrvice技术对各子系统进行集成。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UML建模技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系统的需求和具体的业务流程。在数据库的设汁方面,使用了大型项目中用来对数据库建模和设计的工具Erwin7。数据库访问类,在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在C#中使用数据库访问类访问数据库的技巧。在应用系统的部署上,使用WebService实现了软件的自动升级和在网络环境中对网络的配置。传统方式,使用数据库保存用户名和密码的方法对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是非常危险的,本文研究了在信息系统中应用C#实现USB-KEY技术和电子签章技术等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信息系统将以现有的贵州省CERNET、CHINANET和CNCNET为业务运行的支撑平台,并结合助学贷款的具体需求构建相应的安全保障体系,从而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与交换,尽最大可能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电子信息化管理,在确保贷款准确发放的同时,又要保证贷款的安全回收,通过这种信息手段切实降低贷款的金融风险,以及提高省教贷中心的监管能力、服务质量与政务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逐步实现了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