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诊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VEGF及EBV-DNA相关性研究
【6h】

初诊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VEGF及EBV-DNA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初诊鼻咽癌患者TNM分期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第二部分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第三部分初诊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第四部分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浓度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讨论

结 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鼻咽癌(NPC)患者容易发生复发及转移。现代医学认为,EB病毒与NPC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通过检测鼻咽癌血浆中EBV—DNA的表达水平,能够早期检测病灶残留、复发及远处转移,准确评价放化疗敏感性及判断预后。微血管形成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调节血管生成的最重要的因子之一,VEGF及其受体存在于多种肿瘤中,在多种肿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在病理性肿瘤血管新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将现代医学最新检测手段及肿瘤血管生成理论与中医的辨证分型相结合,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浓度,通过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了VEGF在鼻咽癌患者血清、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观察EBV—DNA浓度及VEGF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从而探讨三者与预后的相关性,为NPC初诊辨证分型判断预后、筛选高危复发转移病人,指导前期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材料和方法: 1.选择初诊且无远处转移共94例NPC患者进入本研究,按照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①肺热型;②痰凝型;③血瘀型;④血瘀痰凝型;⑤气血两虚型。分析T分期、N分期及TNM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2.收集上述患者的血清标本,其中包括治疗前94份,治疗后22份;另抽取30例体检健康成人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及健康者的血清VEGF浓度(sVEGF)。分析治疗前血清VEGF浓度与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VEGF浓度的变化。 3.收集上述患者的鼻咽肿瘤组织标本94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VEGF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NPC肿瘤组织VEGF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特征及血清VEGF浓度的相关性。 4.入组的94名患者中有91例抽取到治疗前血标本,48例抽取到治疗后血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浓度。分析治疗前血浆EBV—DNA浓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临床特征、血清VEGF浓度及肿瘤组织VEGF表达的相关性,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浆EBV—DNA浓度的变化。 5.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 结果: 1.初诊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TNM分期的相关性 94例患者按照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其中最多为痰凝型(45例),其次为肺热型(23例),血瘀型及血瘀痰凝型相对少见(分别为15例及11例),未收集到气血两虚型患者。痰凝型、瘀血型Ⅲ期、Ⅳ期所占比率较多,分别为91.1%、93.3%,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1.0);血瘀痰凝型全为Ⅲ期、Ⅳ期(100%),肺热型Ⅲ期、Ⅳ期所占比率较少,与非肺热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肺热型、痰凝型T3、T4期所占比率较少,两者无显著差异(X2=2.859,P=0.091),而瘀血型、血瘀痰凝型T3、T4期较多,两者无显著差异;肺热型+痰凝型组与血瘀型+痰凝血瘀型组T3、T4期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X2=8.389,P=0.004)。痰凝型、血瘀型、痰凝血瘀型N2、N3期所占比率较多,三者比较无显著差异(X2=1.816,P=0.403),肺热型23例全部集中在N0、N1期。 2.初诊鼻咽癌血清VEGF浓度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94例NPC患者治疗前sVEGF为428.36±615.87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26.04±167.78pg/ml)(P<0.05),22例患者治疗后 sVEGF(171.75±122.64pg/ml)低于治疗前水平(485.13±637.56 pg/ml)(P<0.05),而与相应正常对照值相比则无统计学差异(P=0.205)。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sVEGF浓度比较,痰凝型最高(530.10±812.26 pg/ml),肺热型最低(261.27±126.56pg/ml),采用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四种中医辨证分型之间sVEGF浓度无显著差异(P=0.112,0.167)。治疗前sVEGF浓度与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 3.初诊鼻咽癌肿瘤组织VEGF表达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NPC患者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中医辨证分型均无相关性(P>0.05);VEGF表达阴性与阳性组之间患者的sVEGF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416);VEGF低表达与高表达组患者的sVEGF亦无显著差异(P=0.121)。 4.初诊鼻咽癌EBV—DNA浓度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T分期、N分期、TNM分期高者EBV—DNA浓度也较高(P值分别为0.04、0.008、<0.001),不同性别、年龄组间EBV—DNA浓度无显著差异;不同辨证类型间EBV—DNA浓度有显著差异(X2=15.653,P=0.001),痰凝型EBV—DNA浓度最高,肺热型最低;sVEGF低表达与高表达组患者的EBV—DNA浓度无显著差异(p=0.773);组织VEGF表达阴性与阳性组之间EBV—DNA浓度无显著差异(P=0.662),组织VEGF弱表达较高表达者EBV—DNA浓度高(P<0.05);治疗后EBV—DNA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 结论: 1.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以痰凝型最为常见,其次为肺热型,气血亏虚型最少见。 2.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的关系密切,随着其TNM分期的分级增加,其证型亦呈现“肺热型→痰凝型或血瘀型→血瘀痰凝型”总的演变趋势;血瘀型及痰凝血瘀型具有较高T分期,痰凝型及血瘀痰凝型较多见颈部淋巴结肿大。 3.NPC患者治疗前sVEGF浓度高于正常人群,通过有效治疗,sVEGF浓度可显著降低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4.sVEGF浓度及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与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中医辨证分型均无相关。 5.NPC患者治疗前EBV—DNA浓度与血清及组织VEGF表达均无相关。 6.T分期、N分期、TNM分期高者具有较高EBV—DNA浓度。 7.不同辨证类型间EBV—DNA浓度有显著差异,痰凝型EBV—DNA浓度最高,肺热型最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