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研究
【6h】

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1.2 关于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与CT几个重要的概念

1.3 低剂量CT肺部应用的研究现状

1.4 低价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部介入应用的研究现状

1.5 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肺部肿瘤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对象及方法

2.1 对象

2.2 随机分组

2.3 干预措施及其实施过程

2.4 仪器与设备

2.5 主要观察指标的定义与测量方法

2.6 质量控制措施

2.7 资料统计分析

2.8 研究技术路线

第3章 结 果

3.1 研究对象患者的一般资料

3.2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3.4 两组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手术时间对比分析

3.5 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肺部肿瘤方法的疗效观察分析

3.6 对照组与试验组CT引导下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辐射参数对照分析

第4章 讨 论

4.1 临床合理选择低剂量CT影像下引导的必要性

4.2 临床合理选择低剂量CT影像下引导的方法

4.3 降低辐射剂量对肺部CT扫描图像质量评价的分析

4.4 注重低剂量CT引导扫描图像后处理的应用

4.5 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肺部肿瘤影像学并发症方面的观察分析

4.6 两组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肺部肿瘤手术时间的评价

4.7 两组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肺部肿瘤近期疗效评价分析

4.8 试验组CT引导下经皮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优势

4.9 低剂量CT引导肺部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不足之处

4.10 低剂量CT引导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适应症

4.11 低剂量CT引导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禁忌症

4.12 本研究未来推广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13 本研究优势与不足

第5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料收集表 低剂量CT影像引导下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研究

附录2 临床科研知情同意书

附录3 在读期间发表的3篇论文

附录4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随着螺旋CT、多层CT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CT扫描技术成为临床肺部影像学检查的首选之一,现代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方法逐渐普及,随之带来的患者接受辐射剂量的增加及其潜在危害性也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如何在辐射剂量与引导图像质量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成为国内外放射学人士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低剂量CT筛查早期肺癌、低剂量CT经皮穿刺肺部病灶活检报道较多,对于能否采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
   目的:
   ①对照研究常规剂量与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手术过程中影像学表现、扫描辐射剂量以及近期疗效上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②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可行性。
   方法:
   ①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肺部肿瘤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使用不同辐射剂量的CT扫描引导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
   ②记录120mA,60mA,30mA,15mA剂量CT引导下肿瘤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钙化阳性、密度不均、噪声与伪影六个影像学特性、肿块大小、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术中并发症(出血、气胸)影像学表现、扫描层数、累积辐射剂量以及1,3,6,12个月复查的疗效等参数进行定量测量与差异性评价。
   ③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统计方法: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对照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患者性别、病灶位置、肿块分布、不同剂量下肿瘤影像学特征、并发症、近期疗效率对照采用x2检验;不同剂量之间图像评价对照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扫描范围与扫描累积辐射剂量对照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
   ①120mA,60mA,30mA,15mA剂量CT引导下肿瘤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钙化阳性、密度不均5个影像学特性、肿块大小、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术中并发症(出血、气胸)影像学表现以及1,3,6,12个月复查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两组噪声与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试验组在降低毫安值,减少辐射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图像质量下降;但是两组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图像质量经过检验分析,显示无统计学意义,显示试验组能达到对照组临床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要求。
   ②在扫描管电流剂量降低至15mA引导扫描时候,每次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从常规的17.95mGy降低至2.26mGy,降低幅度达87.41%。对照组CT下引导肺部肿瘤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为6685.5±4914.39(mGy.cm);试验组CT下引导肺部肿瘤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为2371.88±1088.79(mGy.cm);经过非参数检验,Z=6.38,P<0.001,认为对照组与试验组CT下引导扫描辐射剂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对照组CT下引导扫描辐射剂量远远大于试验组CT下引导扫描辐射剂量,试验组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值仅为对照组的35%。
   结论:
   ①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方法,大大减低了患者辐射剂量,充分体现了CT医疗照射的正当化和最优化原则,对降低广大公众的CT医疗照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
   ②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的方法,有效减少CT机的球管、探测器等的损耗,明显延长探测器的使用效率与高昂核心部件CT球管寿命,具有深远的经济效益。
   ③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肺部肿瘤方法,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整个过程,本研究最低选用管电流15mACT引导技术值得同行借鉴与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