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客货共线铁路列车提速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6h】

客货共线铁路列车提速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提速铁路发展历程

1.2.1 国外提速铁路发展历程

1.2.2 国内提速发展历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技术路线

2.客货共线铁路车-线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2.1 仿真分析软件SIMPACK和UM的介绍

(1) SIMPACK介绍

(2) UM介绍

2.2 平面曲线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2.1 客车模型

2.2.2 线路模型

2.2.3 轮轨接触模型

2.2.4 计算参数

2.3 纵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1 纵向动力学方程

2.3.2 货车模型

2.3.3 车钩—缓冲器模型

2.3.4 列车制动力

2.3.5 列车运行阻力

2.4 动力学评价指标

2.4.1 列车运行安全性

2.4.2 列车运行平稳性

2.4.3 列车纵向安全性评定标准

2.5 本章小结

3.单体列车模型与多体列车模型平面曲线段动力响应分析

3.1 单体列车模型与多体列车模型振动性能的比较

3.1.1 轮轨力振动特性比较

3.1.2 车体振动特性比较

3.2 单体列车模型与多体列车模型平面曲线段动力性能的比较

3.2.1 运行速度影响

3.2.2 平面曲线半径影响

3.2.3 曲线超高大小影响

3.2.4 缓和曲线长度影响

3.3 工程案例分析

3.3.1 限速分析

3.3.2 线路参数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纵断面参数对货物列车纵向动力响应的影响

4.1 坡度对货物列车纵向动力响应的影响

4.1.1 上坡道

4.1.2 下坡道

4.2 过变坡点初始位置对货物列车纵向动力响应的影响

4.2.1 紧急制动工况

4.2.2 常用制动转缓解工况

4.3 坡度差对货物列车纵向动力响应的影响

4.3.1 坡度差的形式

4.3.2 坡度差的代数差

4.4 竖曲线对货物列车纵向动力响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