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509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及临床特征分析
【6h】

509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及临床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病例入选标准

2.1.2病例排除标准

2.2 一般临床资料及其他检查

2.3 病原学资料

2.4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CAP病原检出情况

3.2 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

3.3 肺炎支原体肺炎与乙型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比较

4.讨论

5.结论

6. 本课题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了解本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住院患儿的病原构成、分布状况及不同病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从而为本地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的早期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减少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方法:
  1.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住院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50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9例(60.71%),女200例(39.29%),年龄范围在1月~13岁之间。
  2.收集统计其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发热时间、院外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包括所有患儿入院24小时内抽取外周静脉血,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指标和所有患儿的影像学资料及病原学检测结果。整理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09例CAP患儿中,299例病原学检测有阳性结果,阳性率58.74%。其中,肺炎支原体128例(25.15%)、乙型流感病毒90例(17.68%)、副流感病毒49例(9.63%)、呼吸道合包病毒18例(3.54%)、腺病毒18例(3.54%)、甲型流感病毒2例(0.39%),流感嗜血杆菌22例(6.25%),肺炎链球菌17例(4.83%),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0.57%),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0.28%),大肠埃希菌1例(0.28%);2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50例(9.82%)。肺炎支原体、病毒类病原在≤3岁组和>3岁组的患儿中检出率有差异(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患病年龄、发热、喘息症状、中性粒细胞比值、超敏CRP上与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有差异(P<0.05)。>5岁组与≤5岁组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喘息比例、入院体温、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及超敏CRP值有差异(P<0.05)。
  结论:
  本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有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类病原是3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以乙型流感病毒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患儿,5岁以上患儿炎症反应更重。不同病原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不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患病年龄、发热症状比例、中性粒细胞比值、超敏 CRP值高于乙型流感毒性肺炎患儿;喘息症状比例较后者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