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问题研究
【6h】

中国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1选题目的和意义

1.1选题目的

1.2选题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2.2国内研究现状

3本文的框架结构

第一章中国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

1.1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理论概述

1.1.1会计准则的基本性质

1.1.2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提出

1.2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进程中经济后果的体现

1.2.1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迁

1.2.2美国会计准则中的经济后果

1.3我国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

1.3.1我国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态度

1.3.2我国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对策

第二章中国上市公司不关注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因分析

2.1期望理论

2.2我国上市公司关注会计准则制定的效价分析

2.3我国上市公司关注会计准则制定的期望值分析

第三章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关注会计准则制定的期望值

3.1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的选择

3.1.1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概述

3.1.2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的选择

3.2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选择

3.2.1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概述

3.2.2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选择

3.3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改进

3.3.1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3.3.2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改进

第四章完善中国会计准则执行体系

4.1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原因

4.1.1进行会计利润操纵的利益驱动

4.1.2进行利润操纵的条件因素

4.2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完善

4.2.1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4.2.2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4.3我国会计监管体系以及改进

4.3.1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现状

4.3.2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改进

第五章结论

5.1会计准则制定体系

5.2会计准则执行体系

5.3本文的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的局限性

5.3.1难点

5.3.2创新点

5.3.3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会计准则是国际范围内会计规范的重要形式。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至今己有近2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我国会计准则的研究不仅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而且在实质内容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生产与提供的规范,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所以其制定过程必然引起各利益集团的关注和参与,成为一个政治化的过程,即会计准则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政治结果,成为各方利益集团斗争与妥协的结果。在美国,由于各利益集团强大的游说活动,迫使国会或政府对独立的准则制定机构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施加压力,甚至对其制定的准则行使否决权。我国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我国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制定持有一份“理智的冷漠”态度,几乎不参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 本文根据我国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漠不关心的情况,选取上市公司这一利益相关者主体,运用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激励力(M)=期望(E)×效价(V),分析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制定漠不关心的原因,进而从提高上市公司关注会计准则制定的角度提出改进会计准则的制定体系和执行体系的建议。文中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说明,企业利益相关者对财务报表信息关注度很高,而上市公司采取事后利润操纵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可见,上市公司关注会计准则制定的效价是很高的。因此,要提高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关注,就要提高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期望值,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体系。文章通过分析总结我国目前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模式以及程序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系统的分析,形成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体系,较前人的研究更进一步。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其作用的发挥则有赖于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我国上市公司不关注会计准则的制定而是进行事后的利润操纵,因此会计准则的执行体系主要是从遏制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出发,来完善会计准则执行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