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糖基化研究
【6h】

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糖基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1.2糖的生物功能

1.2.1糖的分类

1.2.2糖的功能

1.2.3糖与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1.3材料表面接枝改性方法

1.3.1等离子体处理

1.3.2紫外辐照

1.3.3 γ-射线辐射接枝

1.3.4臭氧处理法

1.3.5可控/活性接枝聚合

1.4课题提出

1.4.1聚丙烯分离膜

1.4.2课题的提出

1.4.3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第二章实验部分

2.1实验仪器设备

2.2实验原料

2.3含糖单体的合成

2.3.1烯丙基葡萄糖(AG)的合成

2.3.2甲基丙烯酸-2-葡萄糖酰胺乙酯(GAMA)的合成

2.3.3含糖单体的表征

2.4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糖基化方法的建立

2.4.1紫外辐照引发含糖单体接枝聚合法

2.4.2官能单体接枝聚合后化学反应固定糖基法

2.4.3聚丙烯膜表面的可控糖基化

2.5糖基化膜表面的表征

2.5.1 FT-IR/ATR分析

2.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5.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5.4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2.5.5膜表面水接触角的测定

2.5.6膜气通量的测量

2.6糖基化聚丙烯膜表面的仿生功能

2.6.1糖基化聚丙烯膜表面的抗非特异性吸附能力

2.6.2糖基化膜表面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第三章紫外辐照引发含糖单体在聚丙烯膜上的接枝聚合

3.1研究目的及内容

3.2结果与讨论

3.2.1含糖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3.2.2紫外辐照引发AG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接枝聚合

3.2.3紫外辐照引发GAMA在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接枝聚合

3.3小结

第四章膜表面官能单体接枝以及糖基固定化

4.1研究目的及内容

4.2结果与讨论

4.2.1甲基丙烯酸-2-氨乙酯盐酸盐官能单体法

4.2.2丙烯酰胺官能单体法

4.3小结

第五章聚丙烯微孔膜表面的可控糖基化

5.1研究目的及内容

5.2结果与讨论

5.2.1聚丙烯微孔膜表面可控接枝梳状含糖聚合物

5.2.2聚丙烯微孔膜表面可控接枝线形含糖聚合物

5.3小结

第六章糖基化膜表面的仿生功能

6.1研究目的及内容

6.2结果与讨论

6.2.1直链葡萄糖基化膜的抗非特异性吸附能力

6.2.2环状葡萄糖糖基化膜对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

6.3小结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论文工作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糖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并且对许多生理过程如:凝血、免疫应答、受精、细胞生长、胚胎形成以及细胞间信息传递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细胞膜表面都有糖,它们以聚糖、糖蛋白以及糖肽等糖缀合物的形式在细胞膜外表面形成被称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