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6h】

基于隐性知识吸收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知识日益膨胀,如今社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然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可以分为渐进性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发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创新对企业和社会的进步更为重要,效果更明显。技术创新又离不开知识创造,知识又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相比显性知识更能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发生。
   隐性知识是隐晦的且不容易被编码的知识,对隐性知识吸收能力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把握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可以相互转化,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对本文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的研究重点将放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回顾历史文献,存在大量的关于知识与创新的文章,知识与创新的研究焦点大部分都集中在知识与创新的表层关系上,很多还没有在深层次上研究过,本文从隐性知识创造角度具体到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中分析隐性知识究竟如何发挥作用的。文章中针对以前的研究的不足,重点分析了隐性知识的转化理论,知识吸收能力理论。将研究深入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更能突出细腻科学的分析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本文研究主题主要是基于隐性知识角度思考突破性技术创新如何发生的问题。研究的意义首先在于加深企业对隐性知识概念的理解和重视。其次是完善目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文章首先是对隐性知识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文献综述,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综述。然后研究了隐性知识共享和转化,对隐性知识吸收能力做了较全面的分析。接着阐述了技术创新理论及模型分析,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动因等等。研究了隐性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隐性知识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总体来讲,隐性知识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发生机制与隐性知识共享和转移紧密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