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探讨
【6h】

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

前 言

第一部分2001-2002年天津地区8家医院内、外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调查

第二部分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分型研究

第三部分泵抑制剂对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作用的研究

总结

论文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综述:浅谈细菌及哺乳动物细胞主动外排系统

已发表的文章

致 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2001~2002年天津地区8家医院内、外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调查目的了解天津地区临床分离的医院内、外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天津市8所大型综合医院2001年3月-2002年3月临床感染病人分离的3273株细菌进行药敏测定,同时判断菌株来源是否为医院内感染的患者.使用WHONET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对医院内、外的致病菌耐药情况进行对比,以观察两者的不同.结论应针对医院内、外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医院内的发生及耐药播散意义重大.第二部分: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分型研究目的:了解天津市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血清型分型分布情况.方法:搜集3家医院从2000年7月12日-8月12日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共64株,应用国际铜绿假单胞分型,采用玻片凝集法,对铜绿假单胞菌分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国际血清型分型可用于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的初步分析.必须严格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第三部分:泵抑制剂对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作用的研究目的了解四种泵抑制剂对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水平的降低作用与探讨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及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羰基氰氯苯腙(CCCP),利血平,维拉帕米及奥美拉唑等4种泵抑制剂,以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泵抑制剂使用前、后喹诺酮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应用PCR-RFLP方法结合DNA测序,对部分耐药株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相关基因GyrA和ParC区突变情况的观察.结论寻找理想的泵抑制剂是降低,最终翻转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的希望.高度耐药的原因可能因突变和外排泵的共同作用.主要成果:1.全市2002年大型综合医院开展医院内感染和社区分离株的耐药调查,首次获得该市医院内流行株的耐药本底情况.2.首次应用国际分型血清对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型,发现医院内感染血清型相对集中,可作为医院内感染爆发流行的证据.结果可用于国际间的比对.3.首次应用四种泵抑制剂,特别奥美拉唑,观察对该市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MIC的影响,并应用PCR-RFLP及DNA测序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探讨.4.与该研究相关的课题以通过成果鉴定.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5.该研究较全面的研究了目前使用上市的抗生素对常见病原菌的作用情况,结果可为该市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投入及新抗生素研制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