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三嗪共价键连卟啉的设计合成及超分子组装
【6h】

新型三嗪共价键连卟啉的设计合成及超分子组装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卟啉

1.1.1 单分子卟啉的合成方法

1.1.2 金属卟啉的合成

1.2 共价键连卟啉

1.2.1 共价键连卟啉的一般合成法

1.2.2 共价键连卟啉的分类及其应用

1.3 三嗪键连卟啉

1.3.1 三嗪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1.3.2 三嗪键连卟啉

1.4 立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结果与讨论

2.1 主客体分子的合成

2.1.1 主体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2.1.2 客体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2.2 主客体分子的表征

2.2.1 主体分子的表征

2.2.2 客体分子的表征

2.3 主客体组装

2.3.1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2.3.2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

2.5 锡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探索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相关化合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更正说明

展开▼

摘要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三嗪共价键连卟啉主体分子12、14及参照化合物23,并通过1H NMR,13C NMR,ESI-HR-MS,UV-Vis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卟啉化合物12最大的结构特点就是卟啉与卟啉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形成的空腔大小灵活多变,因此可以选择性地包结不同尺寸的吡啶基双齿配体。我们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稳态荧光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分子12、14与TpyP(四吡啶基卟啉),BpyP(5,15-双吡啶基卟啉),Bpy(4,4’-联吡啶),DABCO(1,4-二氮双环[2,2,2]辛烷)之间的主客体组装行为,并以化合物23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与客体形成分子内的1:1聚集体,键合能力以这样的顺序递减:DABCO>CuTpyP>Bpy,与BpyP却没有作用;而化合物14只能选择性地包结包结Bpy和DABCO。主体卟啉分子12、14的这些性质可应用于主客体识别、分子器件、人工光捕获等领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