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沿海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研究
【6h】

中国沿海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1.1新农村建设

1.1.2中国城市化新进程

1.1.3小城镇密集生长

1.2研究对象——中国沿海小城镇密集区

1.2.1中国沿海小城镇发展的独特性

1.2.2研究对象的确定

1.3研究的意义

1.3.1实践意义

1.3.2理论意义

1.4研究综述

1.4.1城镇体系研究

1.4.2城镇群研究

1.4.3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4.4小城镇研究

1.5研究内容

1.6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研究框架

第2章 小城镇密集区的概念与特征

2.1相关概念综述

2.1.1城市(城镇)群体概念

2.1.2城镇密集地区的概念

2.1.3小城镇的概念

2.2小城镇密集区的概念

2.2.1小城镇密集区和城镇密集区的比较

2.2.2小城镇密集区的概念

2.3小城镇密集区的界定

2.3.1小城镇群和大中城市的关系

2.3.2小城镇密集区的范围

2.3.3小城镇密集区的定量化指标

2.3.4小城镇密集区的地区差异

2.4小城镇密集区的特征

2.4.1社会特征

2.4.2经济特征

2.4.3空间特征

第3章 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演变

3.1城镇空间形态演变模型

3.1.1单个小城镇空间形态的轴向演变

3.1.2城镇之间的兼并演变

3.1.3城镇密集区的形成演变模型

3.2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形态演变

3.2.1小城镇的发展演变分析

3.2.2不同区位类型小城镇的空间演变

3.2.3中国沿海小城镇密集区的演化模型

3.3小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变机制

3.3.1集聚与扩散的动力机制

3.3.2小城镇自下而上的城镇化

3.3.3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

3.4实证:温州地区小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变

3.4.1温州的三大城镇密集区

3.4.2行政建制和空间演变过程

3.4.3温州小城镇密集区的演变分析

3.4.4小结

第4章 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4.1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内涵、目标及意义

4.1.1整合发展的内涵

4.1.2整合发展的目标

4.1.3整合发展的意义

4.2整合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4.2.1系统论与协同学

4.2.2区域经济学基本理论

4.3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机制分析

4.3.1整合的动力机制

4.3.2整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4.3.3整合发展的三个层次

4.4建立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机制

4.4.1建立高效的资源调配机制

4.4.2创新区域协调的政策和制度

4.4.3建立整合的组织机构

4.4.4发挥周边大中城市的作用

第5章 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结构整合

5.1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结构

5.1.1空间结构的特性

5.1.2小城镇密集区空间形态

5.1.3空间结构整合的内涵

5.2整合的空间发展模式

5.2.1两种典型的空间发展模式

5.2.2鲁尔区空间模式的启示

5.2.3小城镇密集区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

5.2.4空间结构整合对策

5.3生态空间结构整合

5.3.1小城镇密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5.3.2生态空间结构的整合

5.3.3生态空间治理

5.4空间结构整合的动力——产业协同

5.4.1建立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5.4.2选择合适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5空间结构整合的支撑——基础设施

5.5.1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5.5.2基础设施区域整合思路

5.6小城镇密集区空间结构整合实证分析——以温州乐清市为例

5.6.1乐清市概况

5.6.2现状空间结构与形态

5.6.3空间结构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5.6.4城镇空间结构矛盾背后的产业结构根源

5.6.5乐清市小城镇群空间整合历程

5.6.6乐清市空间整合发展战略构思

第6章 小城镇密集区整合的组织措施

6.1区域管治

6.1.1管治理念

6.1.2小城镇密集区的管治思路

6.1.3小城镇密集区的管治模式

6.2行政区划调整

6.2.1行政区经济与区划调整

6.2.2小城镇密集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6.2.3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策略

6.2.4江苏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实例

6.3区域规划调控

6.3.1作为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的区域规划

6.3.2小城镇密集区的区域规划调控

6.3.3小城镇密集区的规划管理

6.4整合组织措施的综合

6.5整合发展的政策保障

6.5.1人口集聚政策

6.5.2产业发展政策

6.5.3空间集聚政策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2展望

附例:鳌江流域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策略

一、鳌江流域小城镇密集区的状况

(一)、概况

(二)、面临的问题

二、小城镇密集区的整合发展规划

(一)、整合规划的主要难点

(二)、流域整合的规划实践

三、鳌江流域小城镇密集区的整合发展策略

(一)、宏观发展战略研究与中心城市建构

(二)、实现对中心城区的用地布局的控制

(三)、建立统一协调的基础设施支撑系统

四、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城乡规划建设面临着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和城镇群体协调等问题。从时代背景分析出发,确定研究对象——中国沿海小城镇密集区。小城镇密集区是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群体关系最为复杂和空间演变剧烈的关键阶段,小城镇密集区的整合发展研究和中国现阶段发展的热点问题密切相关,该类型空间地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遵循的研究范式是:区域类型的系统分析→构筑区域整合发展的战略→区域整合的动力机制→区域整合发展的策略。全文对小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发展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整合的机制、空间结构的整合与组织措施进行探索,文章还进行了实例剖析。全文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2章、第3章)的内容是确立小城镇密集区的概念、界定概念、分析特征、研究发展规律。初步构建了小城镇密集区的研究基础。在对国内外相关概念研究辨析、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密集区的概念。“小城镇密集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密集并达到一定程度的区域;区域内城镇腹地交叉重叠,城镇之间联系密切,尚未形成有序的城镇结构,空间系统趋向于一体化发展的区域。随后分别从小城镇密集区与大中城市的关系、区域范围、定量化指标、地区差异等四个方面展开对小城镇密集区的概念界定。阐述了小城镇密集区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的一般性特征。进一步揭示小城镇密集区的演化和发展规律,提出了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演变模型。并探讨了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第二部分(第4章)紧紧围绕“整合发展”这个关键词,分析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为第三部分研究进行铺垫。首先,阐述了整合发展的内涵,整合发展对小城镇密集区的意义,以及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研究的理论价值;其次,引入了整合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是系统论、协同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这些基础性理论是下文进行理论借用和研究展丌的根掘;其三,分析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机制和探讨了如何建立机制。第三部分(第5章、第6章)是整合发展的理论和策略,内容是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结构整合、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组织措施。通过对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结构的分析,指出空间结构整合要根据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合理选择“极核带动型”或“多中心均衡型”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空间结构整合要与经济协同发展、生态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系统联动整合,才能更大地赢得整合带来的效益。论证了区域管治、行政区划调整、区域规划调控等区域整合发展的组织措施的原理和作用,以及在小城镇密集区如何使用这些组织措施。指出要依靠政府力量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组织措施因地制宜的综合运用,从而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随后点明整合发展需要在人口、产业、空间集聚方面的政策支持。根据小城镇密集区的特点,论文还有一条研究辅线,就是小城镇密集区与周边大中城市的关系研究,分别在概念界定、空间演变、整合机制与空间整合中予以阐述。综合全文,论文的主要理论创新点在于:一、确立小城镇密集区的概念,并对其做了一系列解析性的研究。关注于中国最低行政等级的城镇群体关系,并对其概念的界定和特征进行分析,尤其对该类型区域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了探索。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开展不多,可视为本文的一大创新点。二、小城镇密集区面临着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本文经研究提出“整合”是该区域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对整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展开深入研究。论文在分析了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影响因素后,提出整合发展需要从三个空间层次的整合入手,并提出了建立整合发展机制的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小城镇密集区的整合问题,是本文另一创新点。三、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结构整合研究。空间发展的两种模式已为学界所熟知,但本文通过对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结构发展阶段解读,以及两种空间发展模式的利弊分析与适用性评价,提出了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结构整合思路,并对空间结构所涉及的区域产业发展、生态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研究。这些努力进一步丰富了小城镇群体空间的研究成果。四、对小城镇密集区整合发展的主要组织措施进行综合,是论文的贡献之一。本文从区域政治管理层面,探讨了在小城镇密集区推行区域管治理念、实施行政区划调整、运用规划调控手段等组织措施的原理及实施要点,解决整合发展在实施层面的问题,使理论探索具有现实意义,提高了本文的指导实践价值。文章的实证部分有:分析了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温州地区的小城镇群的发展,并指出它们的空间特性与地区差异性;温州地区的小城镇密集形成和发展演变实例、温州地区的乐清市小城镇密集区的空间整合实例;引入鲁尔区的空间发展模式例子、江苏省小城镇行政区划调整进程、广州郊区小城镇发展等实例来加强对论文相应部分的说明;文章附录还以温州鳌江地区的小城镇密集区的整合组织实例(规划引导与政府行政干预)来深入剖析小城镇密集区的问题和对策。关键词:小城镇;密集地区;演化;整合;模式;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