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饥饿后恢复投饵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6h】

饥饿后恢复投饵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节 饥饿对水产动物生长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水产动物继饥饿后补偿生长的研究概况

第二章 饥饿和再投饵对刺参生长、呼吸代谢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饥饿后恢复投饵对刺参生化组分的影响

3.1材料和方法

3.2结果

3.3讨论

4.1材料和方法

4.2结果

4.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我国沿海养殖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生理生态学方法,开展刺参在饥饿胁迫后恢复投饵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以期探索刺参的补偿生长现象及补偿生长生理机制,研究结果如下:
  (一)饥饿后再投饵对刺参生长、呼吸代谢的影响
  在水温(16±1)℃条件下,将体质量规格为(28.47±2.02) g的刺参分别饥饿0、5、10、15、20天(分别记为S、T5、T10、T15、T20)后再饱食投饵至40天,在实验前、饥饿结束时和实验结束时分别测定刺参体重、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表明:饥饿结束时,各饥饿处理组的体质量较饥饿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饥饿5天组外,其余各饥饿组的体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束时,各饥饿处理组的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均小于持续投饵的空白对照组(P<0.05)。刺参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其耗氧率呈“急速下降、上升、再下降”的阶段性变化;其排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刺参的O/N比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饥饿结束时,除饥饿5天组外,其余各饥饿处理组和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结束时,除饥饿5天组外,其余各饥饿处理组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未能恢复至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饥饿对刺参 O/N比值的影响显著(P<0.05),饥饿初期刺参O/N比值平均在10左右,刺参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刺参O/N比值小于7,代谢所需能量主要由蛋白质提供。可见,饥饿后恢复投饵的刺参不具有补偿生长能力。
  (二)饥饿后再投饵对刺参生化组分的影响
  在(16±1)℃条件下将刺参进行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进行恢复投饵实验。在40天内,处理组T5、T10、T15和T20分别饥饿5、10、15和20天后再连续饱食投饵至实验结束,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持续投饵40天。结果表明:饥饿过程中,刺参体壁的水分含量增加;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在饥饿初期保持稳定,饥饿10天后开始逐渐减少。上述结果结果初步判断,刺参在饥饿过程中能源物质的利用顺序为: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蛋白质。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供能比例逐渐增加。实验结束时,仅饥饿5天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恢复至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
  (三)饥饿后再投饵对刺参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在(16±1)℃条件下,开展刺参继不同饥饿时间后恢复投饵的实验。结果表明:饥饿结束时,T5组刺参消化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P<0.05),其余各饥饿处理组的淀粉酶活性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恢复投饵后,T5组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实验结束时,T5、T10组淀粉酶活性与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 T15、T20组淀粉酶活力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与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饥饿结束时,T5组的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其余各饥饿处理组蛋白酶活性与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P>0.05)差异。恢复投饵后,各饥饿处理组蛋白酶活性开始缓慢下降,到实验结束时,T20组刺参蛋白酶活性显著下降,与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饥饿导致了刺参纤维素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P<0.05)。饥饿结束时,T5、T10组刺参纤维素酶活性上升,T15、T20组纤维素酶活性下降。恢复投饵后,T5、T10组纤维素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到实验结束时,T5、T10组恢复至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T15、T20组均未达到持续投饵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