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TAFI的变化及低分子量肝素对其影响
【6h】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TAFI的变化及低分子量肝素对其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符号说明

前 言

资料与方法

结 果

附图表

讨 论

结 论

创新点、限制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 述TAFI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致 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背景: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局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是UA的主要发病机理。明确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识别不稳定性斑块,进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已成为冠心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近年来,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作为凝血纤溶活性的调节因子,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心绞痛的发生、UA的顽固性与血浆TAFI水平相关<'[1,2]>。因此,TAFI在UA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并且TAFI水平的调节可能对UA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存在凝血纤溶活性的失调,因此抗凝治疗在其防治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和普通旰素(standard unfractionatedheparin。UFH)能有效降低UA患者心既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3]>。LMWH较UFH有许多优点,作为UFH的替代品逐渐为临床所接受。既往研究表明,LMWH通过增强抗凝血酶活性、促进组织因子通道抑制剂释放、降低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浓度、促进纤溶功能等途径发挥抗凝作用。TAFI作为连接凝血和纤溶两大系统的活性调节分子,可能是LWMH治疗UA过程中抗凝作用途径之一。以上问题成为本课题设计思路和研究目的。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凝血-纤溶指标的水平,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对老年UA患者血浆TAFI、凝血一纤溶指标的影响,探讨TAFI在老年UA患者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推测TAFI水平变化的可能机制;并明确LMWH与TAFI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入选6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127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老年UA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8例)与LMWH组(79例),前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等抗心绞痛药物以及阿司匹林),后者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LMWH治疗,疗程7天。分别检测常规治疗组、LMWH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外周血血浆TAFI、凝血酶原片段F<,1+2>(F<,1+2>)、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含量及血浆抗Xa因子(anti-Xa)活性。 结果:(1)老年UA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TAFI水平较对照组降低[(67±15)%vs.(94±17)%,P<0.05],F<,1+2>、Fib及D-D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而血清FD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在老年uA组中血浆TAFI水平与血浆Fib间呈正相关(r=0.717,P<0.05)。LMWH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浆TAFI[(66±12)%vs.(69±15)%,P>0.05]及各凝血纤溶指标含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 (2)①LMWH组患者治疗后血浆TAFI水平明显高于其治疗前、常规治疗组治疗后[(91±16)%vs.(66±12)%,P<0.05;(91±16)%vs.(74±20)%,P<0.05],且接近对照组水平[(91±16)%vs.(94±17)%,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TAFI水平无显著性变化[(69±15)%vs.(74±20)%,P>0.05]。②LMWH组患者治疗后血浆F<,1+2>、D-D水平较其治疗前、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均<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同时治疗后血浆anti-Xa活性、血清FDP水平明显高于其治疗前、常规治疗组治疗后(P均<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③LMWH组治疗前后TAFI差值(△TAFI)与F<,1+2>差值(△F<,1+2>)呈负相关(r=-0.522,P<0.05)。 (3)LMWH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率分别为92.4%、77.1%,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其中LWMH组31例发生轻微出血,其中26例为注射部分皮下瘀血,5例为轻度血尿。 结论:(1)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中TAFI水平明显降低,TAFI参与了不稳定性心绞痛凝血纤溶活性的调节,并且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有望成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的新的危险标志物。 (2)低分子量肝素可升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TAFI水平,但相应调节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