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代训诂与儒学互促发展研究
【6h】

清代训诂与儒学互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明清之际训诂与儒学互促局面的形成

(一)实学及其发展历程

1.何为“实学”

2.实学的发展历程

(二)训诂学者对实学思想的接受与利用

1.顾炎武训诂实践与实学思想的融合与相互作用

2.戴震的训诂实践与实学思想的内在关联

3.章学诚训诂观念与实学思想的密切关系

4.章太炎学术研究中的训诂与实学

二清儒实学思想对训诂的影响

(一)清儒实学思想对训诂学界的影响

1.实学思想改变了训诂界的学术风气

2.实学思想更新完善了训诂的治学方法

3.实学思想催生了一大批训诂大师

(二)清代实学思想影响下的训诂成就

1.传注类训诂著作的空前繁富

2.研究古代训诂专书的著作空前涌现

3.超越前代的训诂专书的大量编撰

三清儒训诂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一)清儒的“考据”与“通经”促进了儒学的回归

1.清儒的“考据”对儒学回归的作用

2.清儒的“通经”对儒学回归的作用

(二)清儒整理刊刻儒家典籍进一步巩固了儒学的地位

1.校刻《十三经注疏》在巩固儒学地位方面的作用

2.汇刻《皇清经解》、《皇清经解续编》对巩固儒学地位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理学发展到明朝中叶逐渐走向了末流,这时作为儒学新形态的实学开始萌芽。实学一方面继承并发扬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批判阳明末流的空谈心性,提倡“实学”、“实用”和“实功”;另一方面在“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的指引下,对训诂的研究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训诂在学术风气与治学方法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实学思想改变了训诂界的学术风气。明末清初的学术界多空虚玄谈,实学学者为转变这种学术风气,积极倡导“朴学”,注疏时以求得实据为务。其次,实学思想更新完善了训诂的治学方法。清代以前的训诂家研究语言文字,往往缺乏时代变化的观念,解说字词的含义时也往往是就一字一义作孤立的研究,散漫而无系统性。清代以后,在实学思想的影响下,清代的训诂方法大有改进:其一,学者们有了明显的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观念,注重历时地考察研读经书时所遇到的语言文字问题:其二,学者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论研究更进一步,能够从语言文字理论的角度出发,思考、解决训诂中遇到的问题;其三,清代的训诂学者比较注重训诂材料的真实和详尽,不以孤证遽下结论。再次,在实学的影响下,清代学者取得了十分卓越的训诂成就,这主要表现在对训诂专书的大量编撰上。最后,清代学者还开辟了训诂笔记类专书编撰的新领域。总之,在实学的影响下,由于清代学者具有了科学而系统的治学方法,从而为训诂之学的更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这一时期的训诂,注重对儒家经典的注解诠释,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儒学的传统地位。首先,清儒的“考据一促进了儒学的回归。清代考据学的兴盛,促使儒家的“道问学”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清代学者几乎对儒家的每部经典都进行了注释和研究,其成果可分为私人单经的整理研究和官方多经的整理研究两大类。私人单经整理研究方面,学者们对<易》、《诗》、<书》、《礼》、《春秋》等古籍都作出了各自的新注新疏,并且学术水平大大超越了前代。官方多经整理研究方面,主要是乾隆三十七年政府组织纪昀等编撰的《四库全书》,阮元主持校刊的《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等,这些官修著作的问世,将儒家古籍或古籍注疏尽收网罗在一起,卷帙浩繁,形成了清代儒学史上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其次,清代学者的“通经”促进了儒学的回归。清代学者继承汉代材今文经学”家的治学传统,用“通经”来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发扬董何的“张三世”、“通三统”的理论,寻求经世致用之良策,提出了“变古托制”、“师夷长技以制夷”、培养适用性人才等先进主张。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儒家的治世传统。总之,清儒的“考据”与“通经”的实践及整理刊刻儒学的典籍,都表现出极其明显的训诂经世、规范伦理以及重思辨明义理的思想倾向,他们所作的种种努力,为进一步巩固儒学的地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