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右室流出道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运动同步性和心功能影响的比较
【6h】

右室流出道起搏和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运动同步性和心功能影响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1.2起搏器的选择和植入

1.3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随访

2.2超声心动图检查

2.3 NT-proBNP的检测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综述部分 心脏起搏治疗的现状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传统右室心尖部( RVA)起搏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在病态窦房结患者行DDD起搏后,对心脏运动的同步性和心功能方面的影响。 研究对象和方法: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41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要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行传统的RVA起搏;B组19例,行RVOT起搏。两组分别在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第二天、3月后、6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峰/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心肌运动指数(Tei指数)、左右室射血前期时间廷迟(PETd)、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收缩后收缩节段(PSS)发生率:并同时抽取清晨空腹血测量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对上述指标进行同组治疗前后、组间同期比较。 结果:1.起搏器植入后第2天、3个月后、6个月后LVEDD、E/A、EF均较治疗前无变化(P>0.05),而且A、B两组同期比较也无差别(P>0.05)。2. PETd在术后第二天就体现出左右两室运动的明显不同步(A组 t=12.361,P<0.01;B组t=11.112,P<0.01),A组较B组更为明显(t=2.292,P=0.03);3.Ts-SD在术后第二天就体现出左心室内运动的不同步(A组t=33.426,P<0.01;B组t=30.853,P<0.01),A、B两组比较(t=4.041,P<0.01)。4.PSS的发生率在术后6个月时,A组较B组明显增加(χ2=8.63,P<0.01),A组治疗前后增加亦明显(χ2=23.48,P<0.01);B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χ2=2.80,P>0.05)。5.A、B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Tei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A组t=33.328,P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