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螺内酯对慢性心衰患者神经体液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6h】

螺内酯对慢性心衰患者神经体液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声明

前 言

对象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 语

参考文献

综述:醛固酮及醛固酮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新认识

发表的论文

中英文缩写词表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对NYHA分级II一Ⅳ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PRA、AT-II、ALD和ANP)、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148例CHF患者,平均年龄73±7(52~90)岁,其中男性83例,女性65例。全部病例均接受基础用药治疗,包括利尿剂(噻嗪类或襻利尿剂),洋地黄,ACEI类药物治疗。所有入选病例分为螺内酯治疗组77例:NYHAII级26例,III级32例,Ⅳ级19例,每日给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40mg;常规治疗组71例:NYHAII级24例,III级29例,Ⅳ级18例,除不给螺内酯外,余处理与螺内酯治疗组相同。两组患者于入选及治疗6个月时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ngI工)、心房利钠多肽(ANP)、和醛固酮(ALD),肱动脉反应性充血管径变化(FMD)及LVEF,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一次,观察终点为心源性死亡事件和非心源性死亡事件。 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NYHA心功能II级、III级、Ⅳ级的CHF患者:治疗后血浆神经内分泌激素AngII、ALD、ANP较治疗前下降,螺内酯组也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1.96,P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