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渡金属掺杂白光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h】

过渡金属掺杂白光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白光LED

1.3 白光玻璃的研究现状

1.4 白光玻璃的微晶化研究

1.5 白光玻璃的发光机理

1.6 白光玻璃的主要光学性能表征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理论计算

2.1 实验原材料

2.2 玻璃的制备

2.3 微晶玻璃的制备

2.4 样品的性能测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n2+单掺硅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Sn2+单掺硅酸盐玻璃的制备

3.3 FSS玻璃光学性能的研究

3.4 FSS玻璃物理性能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n2+/Mn2+掺杂氟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Sn2+/Mn2+掺杂氟磷酸盐玻璃的制备

4.3 PSM玻璃光学性能的研究

4.4 PSM玻璃的物理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n2+/Mn2+掺杂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FSS及PSM玻璃的微晶化

5.3 晶型及晶粒尺寸的可控性研究

5.4 玻璃微晶化对光学性能的影响

5.5 玻璃微晶化对物理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专利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白光LED在照明领域的快速发展,拥有宽谱发射的荧光材料成为了研究的一大重点。其中,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白光玻璃,因为具有高显色指数,高量子效率,以及优异的物理性能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制备了Sn2+掺杂的硅酸盐玻璃(FSS)和Sn2+/Mn2+掺杂的氟磷酸盐玻璃(PSM)两种不同的玻璃体系,分别获得了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较为优异的白光玻璃。更是在二者的基础上进行了微晶化处理的研究,获得了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更为优异的白光微晶玻璃。
  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
  1、基于硅酸盐玻璃良好的光学性能,优异的物理性能等优点,制备了Sn2+单掺的FSS白光玻璃;研究了Sn2+的掺杂浓度及CaF2的引入浓度对FSS玻璃的光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280 nm波长的激发下,显色指数高达98,量子效率高达85%,色坐标为(0.32,0.33),色温为6111 K的样品;此外,其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为88%,室温下的热导率为1.44 W/m·K。
  2、基于氟磷酸盐玻璃熔点低,易制备,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浓度高等优点,制备了Sn2+/Mn2+掺杂的PSM白光玻璃;研究了Sn2+/Mn2+的掺杂浓度及不同碱土金属氟化物的引入对PSM玻璃光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290 nm波长的激发下,显色指数高达91,量子效率高达78%;色坐标为(0.33,0.33),色温为5612 K的样品;此外,其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为90%,室温下的热导率为3.25 W/m·K。
  3、为了进一步提升FSS玻璃及PSM玻璃的光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对二者分别进行了微晶化处理,得到晶型及晶粒尺寸可控的白光微晶玻璃。与白光玻璃相比,白光微晶玻璃在吸收峰及发射峰处有明显增强,量子效率有所提升;此外,其热导率也有较大提升。其中,样品 FSS-1微晶化后得到的 GCF-4微晶玻璃的量子效率提升到89%,室温下的热导率提升到1.59 W/m·K;样品PSM-11微晶化后得到的GCP-6微晶玻璃的量子效率提升到82%,室温下的热导率提升到3.55 W/m·K。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