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宁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研究
【6h】

江宁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思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绪论

第一章江宁开发园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可行性分析

1.1产业集群与开发区发展

1.1.1江宁开发园区发展概况

1.1.2产业集群提升开发区的竞争力

1.1.3开发区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

1.2汽车产业概念和特征

1.2.1汽车产业的概念界定

1.2.2汽车产业特征分析

1.2.3汽车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认知

1.3江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

1.3.1机会和威胁

1.3.2优势与劣势

1.3.3江宁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重点

1.4江宁开发园区发展汽车产业的区域品牌效应分析

第二章江宁开发园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

2.1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市场动力机制

2.1.1市场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2.1.2市场动力机制下的劳动力供给和信息交流

2.1.3市场动力机制的实证

2.2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成本动力机制

2.2.1成本动力机制的理论基础

2.2.2成本动力机制下的合作效率

2.2.3成本动力机制下的集群网络

2.3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政府动力机制

2.3.1产业集聚的市场失灵

2.3.2产业集聚中政府的干预程度

2.3.3产业集聚中政府的功能

2.4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其他动力机制

第三章江宁开发园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原则和思路

3.1日本丰田城和中国广州汽车产业集群措施

3.1.1日本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3.1.2中国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3.2发展原则

3.3发展思路

第四章江宁开发园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对策研究

4.1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4.1.1优化产业群的互动机制

4.1.2塑造产业群的文化环境

4.2企业自身的学习与创新

4.2.1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

4.2.2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4.3政府的政策

4.3.1科学定位产业群的发展方向

4.3.2促进产业群的形成

4.3.3完善分工协作网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江宁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是南京市江宁区实施工业兴区、工业强区战略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与规划,需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2年6月,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已发展成为江苏对外开放的示范区、利用外资的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目前,区域内初步形成了金融、教育、居住、医疗、商贸等五大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以福特、菲亚特、南汽跃进等为重点的汽车产业集群;以爱立信、西门子、华宝通讯、怡宝手机等大型企业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南瑞继保、国电南自为代表的电力设备产业集群;以百事可乐、通用磨坊、旺旺为龙头的食品产业集群以及以大学集中区为主体的高教产业集群。在众多的产业中,汽车产业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鉴于江宁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江宁经济开发区在产业定位和规划上,既要考虑实施错位发展,又要因地制宜发展汽车产业。江宁经济开发区应在市场经济和城市经营的思路指导下,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通过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总结来分析江宁经济开发区长期的发展方向和范围,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资源配置来取得竞争优势,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决策者和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因此,本文主要解决江宁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与选择、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定位、战略选择和实施要点等问题,以及开发区如何创造适应该产业发展的环境。 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以及相关的区域经济的理论来研究江宁经济开发区发展汽车产业的问题。在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江宁经济开发区的特点以及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江宁经济开发区的汽车产业进行优劣势分析;并从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力机制出发来探讨江宁开发园区发展汽车产业的市场动力机制、成本动力机制、政府动力机制等等;提出了江宁开发区发展汽车产业的相关的战略任务与战略举措,并且给出了发展汽车产业的对策。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产业集群是开发区发展的战略选择。开发区的持续发展,需要有产业集群的真正建立来支撑。本文在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之所在,并探讨开发区产业集群的可行性,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开发区形成产业集群的条件,指出江宁开发区汽车产业必须发展产业集群。 2.汽车产业集群能够形成竞争优势。本文从集聚效应、外部范围经济等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并认为是汽车集群内的分工与合作产生了上述外在经济。 3.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集群互动机制的优化、完善集群学习的平台以及外部服务结构的完善和外围支持网络的优化是完善开发区产业集群的主要对策。 最后指出,由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动力主要是共享本地支持系统带来的益处,因此地方政府要集中精力建设好本地金融支持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外围支持系统,加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著录项

  • 作者

    张振;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工商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凯;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426.471;
  •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