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各年龄组不同类型IgA肾病与临床预后指标及病理相关分析
【6h】

各年龄组不同类型IgA肾病与临床预后指标及病理相关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

声明

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影响IgA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1年来IgA肾病(IgAN)的临床预后指标及病理改变在不同临床分型和不同年龄组中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肾活检病理资料。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提出的IgA肾病临床分型标准将其分为七型,并以每十岁为一年龄组,对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病理分级、组织病理学改变按临床分型和年龄分组后进行分析。 结果:1、一般情况:250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137例,男女性别比为0.82:1。平均起病年龄(31.42+12.30)岁;21~30岁年龄组所占的比例最高,为32.4%;82%的患者集中在11~40岁年龄段。2、临床分型的特点:最常见的类型为尿检异常型(U-ab),占44.4%;其次为大量蛋白尿型(MP)。3、各年龄组临床分型的特点:在11~50岁四个年龄组中均以U—ab型所占的比例最高,在51~60岁年龄组中HT型所占的比例最高,在≥61岁年龄组中MP型所占的比例最高。4、临床指标的特点:出现肉眼血尿者占30.8%,单纯镜下尿者占4.8%,蛋白尿(0.5克/d者占28.3%,蛋白尿在0.5~1.0克/d者占17.2%,蛋白尿在1.0~2.0克/d者占15.9%,蛋白尿在2.0~3.0克/d者占8.4%,蛋白尿≥3.0克/d占28.2%。高血压者占18%,肾功能不全者占23.2%。大于等于40岁的患者中,蛋白尿大于等于1.0g/d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1~50岁的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1~60岁的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5、不同的临床分型和年龄组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1)病理分级Ⅰ级者为4.8%,Ⅱ级者为11.2%,Ⅲ级者为34.1%,Ⅳ级者为46.6%,Ⅴ级者为3.2%,其中以Ⅳ级最多见。(2)在病理分级Ⅰ级中,MP型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8.3%;在病理分级Ⅱ、Ⅲ、Ⅳ级中,U-ab型所占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为57.1%、50.6%、38.7%;在病理分级Ⅴ级中,ESRD型所占的比例最高,为50.0%。(3)IH型和MP型以病理分级Ⅲ、Ⅳ级常见;U-ab型和R-GH型以病理分级Ⅱ、Ⅲ、Ⅳ级常见;HT型以病理分级Ⅳ级常见;Cres型全部分布在病理分级III和Ⅳ级中;ESRD型全部分布在病理分级Ⅳ和V级中.(4)随着年龄的增加,病理Ⅰ级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在≤40岁年龄组中Ⅳ级、V级随着年龄的增加所占的比例有增加趋势。6、不同临床分型与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1)HT型和ESRD型中肾小球球性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积分高于IH型、R-GH型、U-ab型、MP型和Cres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D型中问质炎细胞浸润的组织病理学积分高于IH型和U-ab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2)节段硬化的积分在11~40岁、球性硬化和肾小管萎缩的积分在11~60岁、间质纤维化的积分在11~50岁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7、病理分级与临床预后指标的关系:病理分级与蛋白尿水平、高血压、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1.各年龄组不同临床分型的IgA肾病与病理分级和组织病理学改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年龄大于等于40岁的患者中,蛋白尿大于等于1.0g/d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1~50岁的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1~60岁的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3.病理分级与蛋白尿水平、高血压、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病理分级的加重,蛋白尿水平、高血压、血肌酐水平升高。

著录项

  • 作者

    李洁;

  •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肾脏病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廖蕴华;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肾炎;
  •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治疗; 预后指标; 肾病病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