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6h】

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方面研究

1.2.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及内涵

1.2.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及处理

1.3.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5 研究难点及创新

第二章 研究范畴、理论基础、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范畴

2.2.理论基础

2.2.1 区位论

2.2.2 地租地价理论

2.2.3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2.4 城市规划方面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研究区域概况

2.3.1 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2.3.2 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

第三章 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3.1 评价指标构建

3.1.1 指标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

3.2 评价方法选择

3.3 评价的演算与结果

3.4 评价结果分析

3.4.1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特征分析

3.4.2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时间特征分析

3.4.3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特征分析

3.5 评价总结

第四章 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环境条件

4.1.1 地质、地形、水文等条件

4.1.2 城市土地资源潜力

4.2 人地关系

4.2.1 城市人口密度

4.2.2 固定资产投入

4.2.3 人均建设用地与城市规模

4.3 区位条件

4.4 城市化水平

4.5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4.6 城市建设用地用途

4.7 政府政策

4.7.1 行政区划调整

4.7.2 政府政策及监管

4.8 其他影响因素

第五章 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5.1 增长弹性分析

5.1.1 城市人口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弹性分析

5.1.2 固定资产投入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弹性分析

5.1.3 二三产业GDP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弹性分析

5.2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5.3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建议

6.2.1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威性,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6.2.2 加快各市旧城改造,挖掘城市内部潜力

6.2.3 合理开发城市地下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土地立体化使用

6.2.4 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6.2.5 强化城市土地用途管制,建立集约利用考核制度

6.3 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参加社会实践

致谢

展开▼

摘要

土地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土地被城市占用,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研究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研究目的展开: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的基本理论及方法;从理论角度分析,揭示广东省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外在影响机制;通过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从实证方面对广东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研究分析;分析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及未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提出促进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设性意见,促进土地的最优最佳利用。
   本文在吸取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广东省1999~2007年的21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SPSS聚类分析法以及GIS等对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时空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分析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并探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从全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来看,1999~2007年期间广东省城市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集约水平变化不大。(2)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性。珠江三角洲地区及粤东粤西部分城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而对于北部山区及其他城市土地利用水平较低。(3)研究期内,各个城市集约利用具有一定的变化性:深圳、湛江等城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肇庆、梅州等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不显著;广州、韶关等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不明显下降趋势;汕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显著降低。(4)许多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影响广东省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但最主要的为人地关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5)从主要指标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分析上看,具有很大的差异性:①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较小;②各市固定资产投入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较大,各个市差异较大;③城市二三产业GDP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较大,各个市差异较大。(6)除少数城市外,广东大部分城市处于粗放或低集约利用状态。在未来发展的道路,大城市将走内涵式土地集约利用模式,而中小城市仍然将走外延式发展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