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材料整复窦腔开放性颅颌面骨缺损畸形的应用研究
【6h】

三种材料整复窦腔开放性颅颌面骨缺损畸形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实验部分 第一部分 建立青紫蓝兔上颌窦慢性炎症及窦腔开放性实验动物模型

实验部分 第二部分 三种材料植入窦腔开放性颅颌面骨缺损畸形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颅颌面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自体颅骨外板、Medpor以及钛网修复窦腔开放性颅颌面骨缺损畸形的能力。 方法:取健康青紫蓝兔(Chinchilla又名金基拉兔)63只,随机分三组,每组21只。研究对象腹腔注射戊巴比妥纳,麻醉量30mg/kg,用骨蜡堵住新西兰兔右上颌窦口并固定,8周后用同样方法麻醉,做双侧眶下缘切口,骨膜下分离暴露眶下壁,在眶下壁开窗,造成鼻窦粘膜及骨壁骨质缺损直径约8mm;同时取上颌窦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取上颌窦的粘膜骨组织作组织学检查。各组新西兰兔左右眶下壁骨膜下,分别植入圆直径10mm的自体颅骨、Medpor和钛板,植入物一面暴露在窦腔里,重建眶壁,关创。术后分别饲养1、2、3、4、6、8、12周顺序取每组3只处死,手术切取包括植入物的整个眶下壁鼻窦窦腔粘膜、以及鼻窦窦腔内的分泌物。肉眼观察正常窦腔粘膜和炎症性窦腔粘膜对三种植入材料的覆盖状况,并测量覆盖面积;包埋标本制成切片,分别用光镜、扫描电镜观察不同时期自体颅骨板、Medpor、钛网与窦腔粘膜以及周围组织相结合的形态学情况。 结果:1.左侧自体颅骨植入组第4周,周边粘膜向内生长,完全覆盖缺损处,3个月时形成骨结合;右侧自体颅骨植入组第6周,粘膜完全覆盖缺损处,3个月时形成骨结合。2.左侧Medpor植入后1周即有血管及软组织长入微孔,第4周成熟粘膜完全覆盖缺损处,3个月时Medpor与周围组织牢牢结合在一起;右侧Medpor植入后2周即有血管及软组织长入微孔,第6周成熟粘膜完全覆盖缺损处,3个月时Medpor与周围组织牢牢结合在一起。3.左侧第6周左右钛网完全被纤维组织包裹;3个月时钛网与周围组织只是通过纤维组织粘连在一起,结合不如自体颅骨和Medpor牢固;右侧第8周左右钛网完全被纤维组织包裹;3个月时钛网与周围组织只是通过纤维组织粘连在一起,结合不如自体颅骨和Medpor牢固。但钛具有强的力学支持,可塑性好,在很短时间内被塑造成所需形状,并固定,适用于在复杂而受力的解剖区域进行重建。 结论: 1.三种材料都可以用于整复窦腔开放性颅颌面骨缺损畸形,根据临床不同要求选择材料,一般情况下用自体颅骨或Medpor;在复杂的解剖区域进行重建用钛网。 2.自体颅骨外板和Medpor组,粘膜覆盖速度明显快于钛网组。 3.炎症组修复过程与非炎症组相似,但与同期同种材料相比愈合速度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