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永恒主题里的文化投影——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比较研究
【6h】

永恒主题里的文化投影——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文文摘

第1章绪论

第2章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性质的比较

2.1西方复仇戏剧的主题性质动态发展

2.2中国复仇戏曲的主题性质稳定不变

第3章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审美认知的异同

3.1认知取向的差异:深刻的否定与简单的肯定

3.2复仇意志上的差异:踌躇反思与稳定坚毅

3.3价值追求的差异:“真”与“善”

第4章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存在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

4.1中西不同的民族社会结构

4.2动力型文化与个体的主体性和稳定型文化与集体的主体性

4.2.1动力型文化与稳定型文化

4.2.2集体主体性与个体主体性

4.3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4.3.1大陆文化孕育的乐感文化

4.3.2海洋文化孕育的罪感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复仇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生活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复仇题材广泛地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与西方戏剧、中国戏曲也有着深广的文化因缘。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的复仇主题进行全面比较研究的论著出现。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准确把握中西复仇戏剧对复仇主题表现的差异这一基础上,对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性质和审美认知进行一次全面的比较研究,并对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差异进行尝试性的探讨。这种探讨包括:中西不同的社会民族结构;动力型文化、个体主体性和稳定型文化、集体主体性的区别;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第一章绪论,首先对复仇的渊源进行了论述;阐释了复仇主题是如何进入戏剧创作的;并在回顾戏剧戏曲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以前的研究尚未对中西戏剧中的复仇主题进行清楚地梳理和分析。本文希望通过对中西戏剧中复仇主题的具体解析与比较,有效地发掘出复仇主题在艺术上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国戏曲不同于西方戏剧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蕴。 第二章,对中西复仇戏剧的复仇主题性质进行比较。随着法权意识和法理观念的不断凸现和强化,以及对“人”的发现和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西方复仇戏剧的褒贬倾向是动态性的,丰富的,鲜明地显示着文明演变的轨迹。其总体趋势是:从最初明确褒奖复仇精神到褒贬态度暖昧不清,直至发展到抛开所有偏见从公正立场上看待复仇行为。 而中国社会由于文明的“早熟”、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停留在血族和血亲维系的阶段,因而戏曲中的复仇主题在倾向上呈现出稳定性和单一的色调,即对复仇停留在“一面倒”的赞成与褒扬上。即使是清代渐渐出现了对复仇过分、怨怨相报的一些非议,仍不能对复仇主题整体上的价值观念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三章,比较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审美认知的差异。从认知取向上的差异;复仇意志上的差异;价值追求上的差异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第四章,探讨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产生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复仇主题的呈现、演变,是民族文化意识的表现,也是社会反展的轨迹。为什么民众如此钟爱复仇主题的戏剧?为何在中外戏剧发展史上复仇主题展现出不尽相同的发展历程?诸如此类问题,其分析就要溯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渊源,包括民族结构的不同;动力型文化与个体主体性和稳定型文化与集体主体性的差异;罪感文化与乐感文化的差异,等等。 结论:,本文认为,中西复仇戏剧中复仇主题的内涵非常丰富,中西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宗教、伦理以及风俗民情等,都在复仇主题中得到了全面的反映。以西方复仇戏剧为关照点,对于研究中国复仇戏曲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